文章
醫療新知 > 【香港乳癌基金會】第12屆周年乳癌科學會議2025 「乳癌年度新發展 – 從研究到臨床應用」 借鏡其他亞洲地區 推動全民乳癌篩查

【香港乳癌基金會】第12屆周年乳癌科學會議2025 「乳癌年度新發展 – 從研究到臨床應用」 借鏡其他亞洲地區 推動全民乳癌篩查

13-11-2025

【香港,2025 年 11 月 9 日】乳癌自1994年起成為本港女性的頭號癌症,每日平均有約15人確診乳癌。香港乳癌基金會(基金會)一連兩日(11月8日至9日)假香港萬麗海景酒店舉行第12屆周年乳癌科學會議 —「乳癌年度新發展 – 從研究到臨床應用」已完滿舉行,邀請到近40位海外及本地醫學代表,交流關於乳癌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臨床經驗,吸引逾200人在現場及線上參與。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張淑儀醫生表示,「今次會議促成香港、澳門、台灣和新加坡,首次就乳癌篩查對該地區女性健康的影響展開對話」,希望香港可借鏡其他亞洲地區的經驗,推動全民乳癌篩查。

基金會的周年乳癌科學會議於2014年首次舉辦,今年會議與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及東華學院㩗手合辦,雲集不同領域的海外及本地醫學代表學術交流。

是次會議邀得5位海外醫學專家,包括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數據拓析統計研究所特聘教授陳秀熙教授、國立臺灣大學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黃柏翔醫師、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婦產科學系Sibylle Loibl教授、新加坡樟宜綜合醫院乳腺外科部門主任陳愫明教授和英國Oxford University Hospital NHS Foundation Trust腫瘤科顧問醫生Mark Tuthill醫生,及超過30位本地醫學代表,透過現場及線上同步交流,即時就乳癌議題作出討論,分享最新的乳癌研究成果及臨床治療經驗。

台灣:做好乳癌防控 提升社會生產力

全球有逾30個國家及地區已推行全民乳癌篩查,當中台灣自2004年推行全民乳癌篩查。陳秀熙教授分享,與每年臨床乳房檢查相比,全民每兩年乳房X光造影可減低41%死亡率及30%第II期或以上乳癌。他目標將整體參與率由現時約六成,提升至八成。他指出政府投放資源做好乳癌防控,識別出早期乳癌患者,長遠有助提升社會生產力。 

新加坡:第一期患者比例大增 有助提高存活率

新加坡自2002年啟動全國乳癌篩查計劃,應對乳癌這項新加坡女性最常見的癌症。陳愫明教授講述,部份女士對乳房X光造影檢查持負面看法,包括疼痛及尷尬,所以政府推出便利政策及透過教育鼓勵市民接受乳房檢查。她指出當地的全民篩檢計劃有助及早發現乳癌,最新數字顯示第I期乳癌患者由佔總數不足三成半,增至近六成,而第II及第III期患者則明顯減少,有助提升整體存活率。

全民乳癌篩查三步走

早前香港特區政府推出第二階段的乳癌篩查先導計劃(計劃),基金會獲委任為指定服務機構之一。張淑儀醫生表示,標誌着預防乳癌和控制工作邁出了重要一步,而基金會一直倡議乳癌篩查三步走策略,首先為高危女性提供乳房篩查,然後在低收入地區啟動試點篩查計劃,最後根據前兩個階段的經驗推行風險為本的全民篩查。

今次會議促進各地在乳癌防治技術及臨床應用方面的交流,分享最新的治療現況和未來發展的看法,對本港提升乳癌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第一天的亮點包括創新的影像技術、放射治療策略,以及不同地區的研究成果及病例討論﹔第二天的重點是復康、心理健康和乳癌支援護理。

第12屆周年乳癌科學會議「乳癌年度新發展 – 從研究到臨床應用」電子場刊,請瀏覽﹕https://www.hkbcf.org/zh/media_centre/main/1335/

關於香港乳癌基金會

香港乳癌基金會於 2005 年 3 月 8 日成立,是本港首間專注乳健教育、患者支援、研究及倡議的非牟利慈善組織,致力減低乳癌在本地的威脅。其使命是提高公眾對乳癌的認識及推廣乳房健 康的重要性;支援乳癌患者踏上康復之路及倡議改善本港乳癌防控和醫護方案。

香港乳癌基金會第12屆周年乳癌科學會議 —「乳癌年度新發展 – 從研究到臨床應用」順利舉行,吸引逾200人在現場及線上參與。
香港乳癌基金會第12屆周年乳癌科學會議邀請到近40位海外及本地醫學代表,交流關於乳癌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臨床經驗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張淑儀醫生表示,今次會議促成香港、澳門、台灣和新加坡,首次就乳癌篩查對該地區女性健康的影響展開對話。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數據拓析統計研究所特聘教授陳秀熙教授指出,政府投放資源做好乳癌防控,識別出早期乳癌患者,長遠有助提升社會生產力。
新加坡樟宜綜合醫院乳腺外科部門主任陳愫明教授表示,她指出當地的全民篩檢計劃有助及早發現乳癌,第I期乳癌患者佔總數比例大增。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香港乳癌基金會】第12屆周年乳癌科學會議2025 「乳癌年度新發展 – 從研究到臨床應用」 借鏡其他亞洲地區 推動全民乳癌篩查
【香港,2025 年 11 月 9 日】乳癌自1994年起成為本港女性的頭號癌症,每日平均有約15人確診乳癌。 […]
【跨境醫療】保誠與IHH醫療集團(北亞洲)深化合作 進一步拓展香港及中國內地醫療費用直付服務網絡
(香港,2025年11月10日)保誠保險有限公司 (「保誠」)今日宣佈,繼早前與 IHH醫療集團 (北亞洲)旗 […]
【HKNOS2025】探討復發性腦瘤治療的最新進展
非常榮幸出席HKNOS2025 年度科學會議,與各地專家交流分享 ,探討復發性腦瘤治療的最新進展」。 這為我們 […]
【精準治療】PTCOG-AO2025 圓滿舉行 專業人士齊聚一堂,積極交流最新粒子及質子治療技術。
亞洲-大洋洲粒子治療合作組第五屆年會(PTCOG-AO2025)於2025年11月7至9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及 […]
港大醫學院率先引入自體脂肪移植技術配合乳房保留手術 幫助乳癌患者回復體態重拾自信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研究團隊於香港開展一項臨床試驗,率先採用「自體脂肪乳房重 […]
養和醫療集團與西門子醫療簽署合作備忘錄 亞洲首部光子計數電腦掃描模擬定位系統 推進精準質子治療新里程
(2025 年 10 月 30 日-香港)養和醫療集團(下稱「養和」)於 2025 年 8 月啟用全亞洲首部光 […]
ASPIRE 亞太區肺癌聯盟:政府主導肺癌篩查應擴大目標 中大研究指九成受訪者支持肺癌篩查 納入高風險非吸煙群組具成本效益
ASPIRE 亞太區肺癌聯盟:政府主導肺癌篩查應擴大目標 中大研究指九成受訪者支持肺癌篩查 納入高風險非吸煙群 […]
港大醫學院發現特定膳食油酸可增強抗癌免疫細胞功能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特定膳食脂肪酸能顯著增強人體免疫系統抗擊癌症的能力。研究 […]
【港大醫學院】揭示降膽固醇藥抗肝癌機制 「老藥新用」潛力巨大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病理學系研究團隊取得重大突破,發現被廣泛使用的降膽固醇藥物「阿托伐他汀」(a […]
中大與內地學者領導全球首個由中國學者主理的《刺針》癌症委員會報告 預計2050年肝癌患者翻倍 六成肝癌病例可預防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團隊與內地學者領導的《刺針》肝癌委員會發表《全球肝癌防治策略和行動計劃》,指出全球超 […]
科大研發新型AI醫學影像技術 大幅降低99%輻射量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研究團隊研發出一項突破性的人工智能(AI)技術,只需利用極少量X光影像,即可 […]
轉移性大腸癌未必是絕路 做好後線治療規劃 平衡療效與副作用 助患者延長壽命並具生活質素
大腸癌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但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以致部分患者在確診時已有擴散,又或康復後復發並出現轉移。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