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區
傳媒專區 > 媒體報導 > 親身病歷化為工作動力

親身病歷化為工作動力

23-06-2021

親身病歷化為工作動力

初次與Stella見面,眼見這位散發陽光氣息的女生精神奕奕,沒料到原來她是一位癌症康復者,曾與大學時代與癌症對抗。 曾於抗癌路上奮鬥過的經歷,使她能夠從同路人的角度出發,憑藉自身經驗為他人生命燃起一點光。 畢業後她投身癌症資訊的行業,為公眾提供正確的資訊,改善坊間對癌症資訊的誤解,「就讀大學時發現自己患上癌症,便將抗癌經歷寫成Blog,之後獲癌症資訊網創辦人邀請 參與微電影製作,便開始接觸這個機構,畢業後加入這裡工作,由兼職再變全職。期間也有試過跳出去嘗試其他工作,但始終對這裡有一種情意結,短暫地見識過外面世界,還是 決定回到這個大家庭。」

在種種因素下,「打工仔」通常都抱有「怕蝕底」心態,不想付出額外的心力時間在公司,但在醫療慈善團體工作,一夥人眾志成城朝向同一 目標,舉辦活動以及跟病人深度交流的時間已超越了「工作」層面,「在這裡工作會很落力,並非單單為份人工,而是多了一重意義,不會太計較幾點開工,幾 點放工,假如他們有需要,即使晚上十二時找我,我也可能會回覆。雖然未必可以提供即時協助,但聆聽他們的經歷也是一種心靈上的支持,會有一種同行的感覺。 聽他們如何解決或面對問題,自己也有所得著,是一種互相學習,共同成長的過程。  」抗癌道路充滿荊棘,但一路走來,這段經歷卻為Stella帶來不一樣的經驗,讓她在癌症資訊網工作時,多了一份同理心,多了一份發自內心的 關懷,「因為自己親身經歷過,就會知道癌症病人的路要怎麼走,當中有哪些困難要面對,當中會有哪些不安與恐懼。身邊親友未必可以幫到,即使你跟家人訴苦,他們 也不可能體會到化療有多痛苦。但如果有一個經歷過治療的人跟你分享,大家自然有所共鳴,那種互相理解的感覺是很強烈的。」

 

不一樣的成功定義
Stella大學時主 修傳理系,她慶幸工作時能學以致用,將求學時期汲取的知識化為活生生的應用,「以前讀書很多理論,例如要如何寫Facebook帖文,如何做市場企劃,舉辦活動等等,投身 工作後發現每件事情都可以有很多變化,會出現很多突發狀況,而且會面對千百種人,工作變得有血有肉,不再流於理論層面。  」不同於大部分商業團體,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的工作涉及更多的是理念與同理心,這亦是吸引Stella回來發展的原因之一,「相對而言,在這裡工作會有很多可能 性及更大的創作空間,有機會構思各種計劃以申請資助,又會接觸不同的病人。最深刻的是籌辦了一個名為《下一個十年》的項目,我與一班大學師弟妹去 訪問曾患病或正與癌症抗爭的病人,將他們的感受與經歷集結成書,見證治療路上的一點一滴,實在很有意義。」在以人為本的慈善機構工作,他們的成功指標也重質 不重量,「辦活動時會多了一份心意,不單單是看見活動多人參加就視為成功,而是在過程中跟病人有多深入的交流,了解他們有何需要。」

 

康復者抗壓力更高
作為Stella的僱主,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席Natalie認為她性格開朗且具感染力,結合其抗癌路上的心路歷程,使她成為此職位的不二之選,「年輕患者要面對 的困難跟其他年齡並不一樣的,他們會擔心戀愛,結婚的問題,又會顧慮伴侶家人的想法等,再加上人生規劃等問題,前路有太多未知之數。當遇到年紀相 若的康復/他們可以互相談及內心的擔憂,而Stella則能能夠以正能量感染他們。治療的確 滿佈困難,但機構內的同事全都經歷過,能夠感同身受。很多時候病人滿面哀愁的進來,滿面笑容的離開。」過往Stella主要著重於公眾教育及管理社交媒體,出走過後再次回歸,Natalie則安排 她到更前線的慈善基金工作,「透過她的經歷,她比一般人更了解在治療過程中,哪個位置需要更多支援,有效幫助整個策略作定位。」原來在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的工作者 ,主要由癌症康復者組成,希望藉著一個真正的癌症群體去幫助一眾抗癌勇士,她亦相信癌症康復者有過人之處,並非如大家印象般虛弱,「坊間很多人會懷疑癌症 康復者的能力,怕他們無法應付日常工作,可能體力會略為落後,但癌症會使人變得不一樣,面對無助的情況或壓力時會更強大,而且康復者的人生經歷更豐富, 可以為不同年齡的同事帶來人生啟發。」

 

文章出處: JessicaHK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香港乳癌基金會】第12屆周年乳癌科學會議2025 「乳癌年度新發展 – 從研究到臨床應用」 借鏡其他亞洲地區 推動全民乳癌篩查
【香港,2025 年 11 月 9 日】乳癌自1994年起成為本港女性的頭號癌症,每日平均有約15人確診乳癌。 […]
【跨境醫療】保誠與IHH醫療集團(北亞洲)深化合作 進一步拓展香港及中國內地醫療費用直付服務網絡
(香港,2025年11月10日)保誠保險有限公司 (「保誠」)今日宣佈,繼早前與 IHH醫療集團 (北亞洲)旗 […]
【HKNOS2025】探討復發性腦瘤治療的最新進展
非常榮幸出席HKNOS2025 年度科學會議,與各地專家交流分享 ,探討復發性腦瘤治療的最新進展」。 這為我們 […]
【精準治療】PTCOG-AO2025 圓滿舉行 專業人士齊聚一堂,積極交流最新粒子及質子治療技術。
亞洲-大洋洲粒子治療合作組第五屆年會(PTCOG-AO2025)於2025年11月7至9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及 […]
「躍動人生・與馬同行」探訪日回顧:在堅毅的路上,與生命共鳴
今週一(11月4日)上午,陽光和煦,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與 善寧會 並肩,在鄧詠琪女士 及賽馬人才培訓中心 的悉 […]
香港生物醫學初創ZERO Biotech 獲中科院頂尖核藥技術首度轉讓 港產「一藥多用」核藥 有望同時應對多種癌症 奠定亞洲「診療一體化」領先地位
香港生物醫學初創ZERO Biotech 獲中科院頂尖核藥技術首度轉讓 港產「一藥多用」核藥 有望同時應對多種 […]
「越踢越友慈善足球賽 2025」⚽ 完滿結束!
🎉 萬眾期待的「越踢越友 慈善足球賽 2025」已於2025年11月2日(星期日)在賽馬會傑志中心圓滿舉行!這 […]
「器官捐贈 同途有愛」廣告設計比賽頒獎禮 暨作品展覽 宣揚器官捐贈文化
香港器官移植基金會於日前(11 月 1 日)假中環街市舉行「器官捐贈 同途有愛」廣告設計比賽 頒獎禮暨展覽開幕 […]
渣打香港馬拉松慈善計劃2026: 善寧會 開放日 X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 啟幕禮
(香港 – 2025年10月) 一連兩日於沙田的「 賽馬會善寧之家」舉辦開放日,超過700人前來參觀。
 開放 […]
抗癌勇士挑戰10天、1100公里環島 癌友:騎到不能騎為止
台灣抗癌協會長年推動「不倒騎士」圓夢公益活動,今年邁入第13屆,從40歲到84歲,涵蓋老中青三代的抗癌英雄,2 […]
【ALK肺癌 | 活動花絮】 – 好好呼吸 麻雀同樂日
標靶藥物雖然可以有效控制肺癌病情,但部分患者可能會面對情緒波動、健忘等副作用。適當的腦力活動不僅能幫助控制情緒 […]
港大醫學院率先引入自體脂肪移植技術配合乳房保留手術 幫助乳癌患者回復體態重拾自信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研究團隊於香港開展一項臨床試驗,率先採用「自體脂肪乳房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