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區
傳媒專區 > 媒體報導 > 腫瘤科醫生拆解:有人認為「打化療死得快」,但是真的嗎?

腫瘤科醫生拆解:有人認為「打化療死得快」,但是真的嗎?

24-08-2022
有人認為「打化療死得快」,但是真的嗎?
有人認為「打化療死得快」,但是真的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作為腫瘤科西醫,是真的為了哄病人做抗癌治療而隱瞞「打化療死得更快」的真相嗎?


文:黃麗珊醫生(臨床腫瘤科專科)、潘潔欣(黃醫生助手)
經常有病人及其家人跟我表示,自己身邊的朋友或者自然療法派的學說稱打化療「死得更快」,因為化療是毒藥,用化療藥就如打散了蟻窩,所有螞蟻四散,因而死得更快。

究竟我們作為腫瘤科西醫,是真的為了哄病人做抗癌治療而隱瞞「打化療死得更快」的真相嗎?

首先,抗癌治療除了包括手術和電療之外,我們腫瘤科醫生最常用的不外乎是化療、標靶及免疫療法。雖然標靶及免疫療法大行其道,但化療仍然佔了病人抗癌治療的最大且最重要部分。

的而且確,化療是毒藥,透過處方正確的毒藥及劑量,就能針對不同腫瘤對症下藥,控制病情或減低復發的風險。簡單來說,不論口服化療還是靜脈注射化療,都是希望以藥物滲透身體每一部分,透過干擾細胞分裂來終止新細胞的成長。由於癌細胞生長速度較正常細胞生長得快,所以打化療後按比例癌細胞比正常細胞死的更多,因而達至抗癌效果。

當然由於正常細胞也受到影響,就會有我們所謂化療後引起的副作用,一些比較活躍的正常細胞例如骨髓造血細胞、腸胃道細胞或毛囊細胞等則首當其衝,所以最常見的化療副作用為抵抗力受影響,因為骨髓製造少了白血球而影響抵抗力,少了血小板就會較易貧血流血。其他常見副作用包括腸胃不適,容易痾嘔肚痛,容易出現甩頭髮的情況,甚至影響生殖細胞因而間接導致不育,或致使正常的癌細胞發生病變,將來有機會有化療引起的腫瘤問題。

「哇!哇!哇!真係好多副作用!」
「哇!哇!哇!真係好多副作用!」

確實有很多人因而怕打化療,而且醫生還說打化療不一定有用,甚至要先試藥才能確定有用與否,所以在那麼多副作用及不能斷定有用的大前提底下,不少人都會尋求其他較少副作用而又有更有效的方案,這就是大家都嘗試運用自然療法的其中一個原因。

自然療法大都標榜利用天然方法來治病,沒有任何副作用,該學派還透過不同案例來表示其治療成效非常顯著。對於急於尋求理想治療方案,有如熱鍋上螞蟻的病人及其家人來說,自然療法確實非常吸引,因而越來越多病人都選擇自然療法,放棄使用正規的抗癌治療方案。

作為一個臨床腫瘤科的專科醫生,我不是要對自己用毒去作出辯護,只是眼見越來越多人未讀通書,概念含糊,「知啲唔知啲」而誤會我們西醫,我認為「好唔抵」,所以想輕輕的解釋一下大家經常對我們的謬誤,希望為大家進一步分析後選擇出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

從治療成效的層面來說,西醫側重運用大型科學臨床研究數據的結論來得出治療方案,一般這臨床研究由第一、第二到第三階段需要數年甚或數十年,當中涉及的病人數量由幾百到幾千人。目的是以高透明及公平方式,從不同的治療方案作出比拼,最終得出準確的結論,知道何種藥、何種劑量最適合治療何種疾病,所以我們西醫都能夠向病人講解用藥的治療成效。因為抗癌治療成效,例如30%至40%不等並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樣高,很容易予人治療成效偏低的感覺。這些都是實情,我們只是「老實」地說出真相。

自然療法大都標榜利用天然方法來治病,沒有任何副作用

如果大家留心觀察自然療法派學說,當中所述的治療實證基本上只有個位數字至兩位數字的個案,得出他們所謂有成效的效果。由於他們只基於一小部分病人得出所謂理想效果,甚至乎那一小部分理想病人都不是以公平方式選擇出來去用藥,所以自然療法的數據標準跟我們西醫的距離可說是離天萬丈,根本不可用來直接比對。

至於副作用方面,由於自然療法大部分都是從日常生活上對飲食作出調節,所以副作用當然相對有限。但是我們不能輕視不同派別的自然療法越來越進取,他們所謂的天然成分治療劑量,已經遠遠超出我們正常身體需要攝取的份量,例如高劑量的維他命C、薑黃素、綠茶素等等, 即使是天然食品,如果攝取量遠超於正常可以接受的水平,不但不能說成沒有副作用,甚至對身體有害。

我曾遇過病人因為生活習慣大幅調整,導致電解質失衡,所以即使是自然療法都要小心選擇。

自然療法大部分都是從日常生活上對飲食作出調節

不少病人及其家人都問我能否以自然療法進行抗癌治療

如果單一採用自然療法而不去進行抗癌治療的話,我一般都是不建議的。因為現時還沒有有力的醫學數據顯示,哪一類的自然療法有效抗癌,相反因為單獨採用自然療法而延遲正規癌症治療方法,有機會耽誤黃金治療的時機,所以我並不建議單獨採用自然療法。

但是,如果在抗癌治療期間同時採用自然療法,我一般不會直接反對,相反還希望病人提供他們自然療法的方案,於大家共同承擔風險的大前提下,盡量分析存在的額外風險,同步進行治療,希望盡量減低治療風險及副作用的同時,讓病人有良好的感覺。

謠傳「打化療死得快?」其實主要有幾個原因讓人有這種感覺

第一,因為「雙輸」。化療不一定有用,打化療期間病情或會惡化, 症狀因此進一步惡化,病人還同時承受化療引起的副作用,這就是所謂的雙輸。如果腫瘤性質比較惡毒,又出現雙輸的情況,不難予病人打化療死得更快的感覺。

第二,對病人「湊得未夠好」。我的意思是對病人接受化療之後的照顧未盡完善。化療引起的副作用,絕大部分都可以透過用藥改善不適, 可是不少病人對化療後出現的副作用「死忍難忍」,結果又痾又嘔又睡不好,精神不好即更為疲憊,以為自己時日無多。其實不少病人因為缺乏見醫生見醫護人員的機會,未能透過有效的溝通去用適切的藥物治療副作用

只要病人湊得好,知道病人有機會出現的副作用,於適當時候用適當藥物來處理化療引起的副作用,同時緊密監測治療成效,在出現雙輸的情況及早轉換治療方案的話,其實打化療很少出現「死快啲」的情況。

重中之中,良好的醫患關係,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誤會。大家共同努力,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不可不知的癌症瑣碎事》,紅出版,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有限公司策劃

作者:黃麗珊醫生(臨床腫瘤科專科)、潘潔欣(黃醫生助手)
作者:黃麗珊醫生(臨床腫瘤科專科)、潘潔欣(黃醫生助手)

臨床腫瘤科專科黃麗珊醫生以其親切友善、平易近人的態度,有別於醫生高高在上的形象,深受病友歡迎,透過風趣的對答和專業的知識,與讀者分享大大小小癌症事,從而加強大眾對癌症的認識,教大家如何善用資源去得到有用的資訊;並透過真實個案分享,為病友帶來絲絲溫暖,鼓勵他們積極抗癌。

身為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的作者,化身為熱血貼地的Cindy EE,以淺白易明的文筆,為讀者及病友解答種種關於癌症的疑問,包括最update的「癌症病人能否接種COVID-19疫苗?」

其他還包括「可否Call白車到指定私家醫院急症室?」、「買了醫療保險就是否安枕無憂?」、「癌症病人可否食中藥靈芝?」;作為女醫生特別深入採討女性頭號殺手「乳癌」;及比較各種治療方案的利弊。

感性的Cindy EE亦分享她接觸不同病人的感受,如何不讓病人帶著遺憾離去?她又是怎樣分身做「談判專家」、「採礦專員」及「痔瘡聖手」?

還有其作為腫瘤醫生身邊的小助手潘潔欣,以菜鳥身份加入醫護界,帶著貧乏的醫學知識,把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分享一下。

責任編輯:Alvin
核稿編輯:Alex

原文連結: 腫瘤科醫生拆解:有人認為「打化療死得快」,但是真的嗎?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器官捐贈 同途有愛」廣告設計比賽頒獎禮 暨作品展覽 宣揚器官捐贈文化
香港器官移植基金會於日前(11 月 1 日)假中環街市舉行「器官捐贈 同途有愛」廣告設計比賽 頒獎禮暨展覽開幕 […]
【ALK肺癌 | 活動花絮】 – 好好呼吸 麻雀同樂日
標靶藥物雖然可以有效控制肺癌病情,但部分患者可能會面對情緒波動、健忘等副作用。適當的腦力活動不僅能幫助控制情緒 […]
港大醫學院率先引入自體脂肪移植技術配合乳房保留手術 幫助乳癌患者回復體態重拾自信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研究團隊於香港開展一項臨床試驗,率先採用「自體脂肪乳房重 […]
養和醫療集團與西門子醫療簽署合作備忘錄 亞洲首部光子計數電腦掃描模擬定位系統 推進精準質子治療新里程
(2025 年 10 月 30 日-香港)養和醫療集團(下稱「養和」)於 2025 年 8 月啟用全亞洲首部光 […]
【放射治療】養和發表全球首項研究 磁力共振導航放射治療晚期前列腺癌
養和發表全球首項研究 磁力共振導航放射治療晚期前列腺癌 多靶點、實時同步全消融放射治療寡轉移腫瘤 三年100% […]
【粒子治療】養和醫療集團於香港首辦「亞洲-大洋洲粒子治療合作組年會」
匯聚全球質子專家 推動精準癌症治療 (2025年10月21日,香港)養和醫療集團(養和)歷經二十年的籌備,於2 […]
【 AEON幸福的黃色小票】感謝大家支持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
我們深感榮幸,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CICF)榮獲第 26 屆「幸福的黃色小票」計劃的受惠機構。 衷心感謝 AE […]
【大灣區醫療】百濟神州加速佈局大灣區 創新抗癌藥明年有望供港
百濟神州(BeOne Medicines)(6160)近日宣佈,憑藉其廣州生物藥生產基地的國際化產能與認證優勢 […]
ASPIRE 亞太區肺癌聯盟:政府主導肺癌篩查應擴大目標 中大研究指九成受訪者支持肺癌篩查 納入高風險非吸煙群組具成本效益
ASPIRE 亞太區肺癌聯盟:政府主導肺癌篩查應擴大目標 中大研究指九成受訪者支持肺癌篩查 納入高風險非吸煙群 […]
港大醫學院發現特定膳食油酸可增強抗癌免疫細胞功能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特定膳食脂肪酸能顯著增強人體免疫系統抗擊癌症的能力。研究 […]
與浸大傳理學院同學分享癌症資訊網使命 傳遞正確健康訊息
感謝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的邀請,讓我們有機會與現屆同學們分享癌症資訊網在社會中的角色,以及如何透過社交媒體傳遞 […]
【中西醫結合】立即報名參加「推動香港中西醫結合治療 – 大腸癌交流研討會」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誠邀各位醫療界同仁,參加將於2025年11月29日至30日舉行的「推動香港中西醫結合治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