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區
傳媒專區 > 媒體報導 > 癌症誤解多籮籮

癌症誤解多籮籮

30-08-2017

癌症誤解多籮籮

陳亮祖醫生撰寫《癌症謬誤100解》,是因為在診症中,不同病人都有類同疑問,諸如可不可以食雞?要不要戒口?多食甜會令腫瘤增大加快?可否用自然療法?可不可服用中藥?不做化療得嗎?……「大部分的問題極相似。其實答案簡單,自然療法醫不好腫瘤,純中醫醫不好腫瘤,至少在第一及第二期未能斷尾,自然療法更加斷不到尾。我會很替病人不值,他們寧接受另類治療,結果病人由第一、二期惡化為第四期,失去了黃金治療時間、根治的機會,也掉了性命,這是用生命來交換,很可惜。」他覺得有需要給公眾知道正確的觀念,很多事情是以訛傳訛,無科學根據,例如吃某些食物能防癌、磁石治療毋須看西醫,應以科學根據去解釋癌症種種。

他指癌症3大常見謬誤:1.發現腫瘤後不能食雞是首選,最多人問。2.可否用中藥或自然療法治療癌症;3.化療是否很辛苦。

無單一食物可防癌

坊間不時指某些食物可防癌,陳醫生直言無一種食物可防止腫瘤發生的機會。「大腸癌、子宮體癌都有研究證實食少脂肪、不肥膩食物、多蔬果可減低這些腫瘤的機會,不是預防而是減低,也不是減到零,日日食好多菜都未必能阻止腫瘤的發生。」腫瘤的形成原因眾多,絕大部分因素,醫學界仍未解釋得到,理論上是一個隨機的現象。

「食好嘢的人會生腫瘤、長期食齋的也有機會生腫瘤,做人要開心反而最緊要,與同事偶然食好啲一餐,或者曳啲食肥膩一點,講真一年俾你食得幾多次?話就話BBQ會致癌,但我其實一年只是一、兩次而已,開心反而最緊要。有些人凡事謹小慎微,睇報紙呢樣致癌哪樣致癌,樣樣不敢食,心裏常想着負面事情,我覺得對人的影響,分分鐘大過食物本身。」

▲ 《癌症謬誤100解》(陳智良攝)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HKNOS2025】探討復發性腦瘤治療的最新進展
非常榮幸出席HKNOS2025 年度科學會議,與各地專家交流分享 ,探討復發性腦瘤治療的最新進展」。 這為我們 […]
【精準治療】PTCOG-AO2025 圓滿舉行 專業人士齊聚一堂,積極交流最新粒子及質子治療技術。
亞洲-大洋洲粒子治療合作組第五屆年會(PTCOG-AO2025)於2025年11月7至9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及 […]
「躍動人生・與馬同行」探訪日回顧:在堅毅的路上,與生命共鳴
今週一(11月4日)上午,陽光和煦,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與 善寧會 並肩,在鄧詠琪女士 及賽馬人才培訓中心 的悉 […]
香港生物醫學初創ZERO Biotech 獲中科院頂尖核藥技術首度轉讓 港產「一藥多用」核藥 有望同時應對多種癌症 奠定亞洲「診療一體化」領先地位
香港生物醫學初創ZERO Biotech 獲中科院頂尖核藥技術首度轉讓 港產「一藥多用」核藥 有望同時應對多種 […]
「越踢越友慈善足球賽 2025」⚽ 完滿結束!
🎉 萬眾期待的「越踢越友 慈善足球賽 2025」已於2025年11月2日(星期日)在賽馬會傑志中心圓滿舉行!這 […]
「器官捐贈 同途有愛」廣告設計比賽頒獎禮 暨作品展覽 宣揚器官捐贈文化
香港器官移植基金會於日前(11 月 1 日)假中環街市舉行「器官捐贈 同途有愛」廣告設計比賽 頒獎禮暨展覽開幕 […]
渣打香港馬拉松慈善計劃2026: 善寧會 開放日 X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 啟幕禮
(香港 – 2025年10月) 一連兩日於沙田的「 賽馬會善寧之家」舉辦開放日,超過700人前來參觀。
 開放 […]
抗癌勇士挑戰10天、1100公里環島 癌友:騎到不能騎為止
台灣抗癌協會長年推動「不倒騎士」圓夢公益活動,今年邁入第13屆,從40歲到84歲,涵蓋老中青三代的抗癌英雄,2 […]
【ALK肺癌 | 活動花絮】 – 好好呼吸 麻雀同樂日
標靶藥物雖然可以有效控制肺癌病情,但部分患者可能會面對情緒波動、健忘等副作用。適當的腦力活動不僅能幫助控制情緒 […]
港大醫學院率先引入自體脂肪移植技術配合乳房保留手術 幫助乳癌患者回復體態重拾自信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研究團隊於香港開展一項臨床試驗,率先採用「自體脂肪乳房重 […]
養和醫療集團與西門子醫療簽署合作備忘錄 亞洲首部光子計數電腦掃描模擬定位系統 推進精準質子治療新里程
(2025 年 10 月 30 日-香港)養和醫療集團(下稱「養和」)於 2025 年 8 月啟用全亞洲首部光 […]
【放射治療】養和發表全球首項研究 磁力共振導航放射治療晚期前列腺癌
養和發表全球首項研究 磁力共振導航放射治療晚期前列腺癌 多靶點、實時同步全消融放射治療寡轉移腫瘤 三年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