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區
傳媒專區 > 媒體報導 > 免疫治療抗癌聲稱副作較少 市民多誤解或延醫

免疫治療抗癌聲稱副作較少 市民多誤解或延醫

20-09-2017

近年面世的免疫治療,被視為癌症治療的新方向。本港專家預期,十年內免疫治療將取代副作用較多的化療,惟不少市民對新的免疫治療存在誤解,例如以為吃生果、進補或服用保健產品,便可以達到治療效果,也有病人以為所有癌症,也可以用免疫治療,種種誤解可能導致他們耽誤治療。

 

 

港大內科腫瘤科臨床副教授邱宗祥表示,免疫治療屬新的治療方式,部分人可能未太認識,以致有不少誤解衍生,例如以為吃幾個橙或生果,又或吃補品、營養補充劑等,便能達到治療的效果,「如果食幾個橙就得,就不會有這麼多病人。」

 

另外,亦有些病人以為免疫治療是對抗癌症的最後手段,又或以為所有癌症也適合使用免疫治療。他相信隨著更多研究結果面世,將會有更多免疫治療藥物推出,成為常用的治癌方法。

 

五十多歲的蕭先生吸煙多年,3年前因為頸淋巴有硬塊而求醫,檢查發現肺部有直徑六公分的腫瘤,並擴散至附近的淋巴組織,無法做手術切除。

他初時接受化療及放療控制病情,但後來癌細胞復發,再次化療卻不見成效。及後在醫生建議下,他接受免疫治療,至今逾一年半病情已受控,現在生活大致正常,治療期間亦無不適。

多位公私營醫生參與一項免疫治療公眾教育計劃,透過短片及傳媒訪問推廣免疫治療的正確訊息。
 

撰文: 杜潔心
發佈日期:2017-09-20 19:40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

城中活動

2025-08-24 2:30 下午 「癌症病人北上就醫」講座
2025-08-02 2:00 下午 【癌症講座】肝癌營養知多D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活動花絮】香港肝臟移植協康會醫生講座及乙型肝炎快速檢測站
香港肝臟移植協康會於2025年7月12日與地區合作伙伴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 及 癌症資訊網,舉辦了醫生講座及乙型 […]
【華乳消息】第二炮重磅預告!《中調乳順》書展簽名會・解鎖中西醫抗癌智慧
由多位中西醫師聯合著作的《中調乳順:中西醫攜手戰勝乳腺癌大小事》,將於香港書展首度亮相!🎉 📚 中西合璧,共建 […]
保誠「住院保障調查」:不足四成受訪者有信心應付突發醫療開支僅29%擁有住院現金保障
• 多達六成已購買醫療保險的受訪者表示,對持續上升的醫療保費感到憂慮,反映 出大多數人對現有醫療保障的信心不足 […]
晚期照顧心連心 以人為本共同行
團結香港基金(基金會)於7月10日發表《晚期照顧心連心 以人為本共同行》研究報告,就改善香港的晚期照顧政策提出 […]
港大醫學院開展全球領先基因相關治療臨床試驗以根除乙型肝炎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腸胃肝臟科研究團隊率先開展多項臨床試驗,針對創新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基因相 […]
鼻咽癌治療新突破:JUPITER-02療效倍增 促請盡快納入藥物安全網助低收入患者
【2025年7月10日,香港】鼻咽癌治療迎來歷史性突破,臨床研究證實,免疫治療結合化療的新方案顯著延長鼻咽癌患 […]
香港醫療制度壓力漸增 逾百跨界專家代表齊聚研討重大疾病醫保對策
由香港創新醫療學會及香港醫社基金會合辦的「探索香港未來:重大疾病醫保研討會2025」今天順利舉行。約150位來 […]
研究證「賽馬會『攜手同行』癌症患者支援計劃」助減患者困苦程度及家庭問題 總結 10 年成果 啟發癌症服務新導向
面對癌症,患者及其照顧者承受巨大心理壓力。為了全方位支援癌症患者及其家人,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香港防癌會 […]
【有誰共鳴】 嘉賓:余思遠醫生
心胸肺外科專科醫生余思遠最近在商業電台節目《有誰共鳴》中分享了他的故事。他揭示了學醫背後那段孤獨而又艱辛的旅程 […]
【有誰共鳴】 嘉賓:Christine Fok
Christine 發現患有四期胰臟癌時,未有即時向相依為命的爸爸道明一切。爸爸看見她日漸消瘦,她也辯稱自己減 […]
【有誰共鳴】 嘉賓:黎逸玲醫生
《有誰共鳴》節目有外科專科醫生黎逸玲醫生同大家分享行醫二三事。 有些人會覺得醫生每日面對生死,可能早已沒甚感覺 […]
【有誰共鳴】 嘉賓:音樂治療師 Hugo
音樂治療師 Hugo 細細個嘅時候,並唔係大家想像咁鍾意音樂。後來有一年喺英國讀書,開始摸索自己喜歡嘅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