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區
傳媒專區 > 媒體報導 > 【正能量】末期癌病人辭世後瞥見窗外有彩虹 腫瘤科醫生行醫15年感受深刻

【正能量】末期癌病人辭世後瞥見窗外有彩虹 腫瘤科醫生行醫15年感受深刻

19-06-2022

【正能量】末期癌病人辭世後瞥見窗外有彩虹 腫瘤科醫生行醫15年感受深刻

《不可不知的癌症瑣碎事》兩本著作內容豐富,黃醫生指靈感來自病人源源不絕有關生活起居的問題。(曾耀輝攝)

知悉患上癌症,相信每一個人都會憂心戚戚,連串疑問湧現:還可以活多久?會進行哪些治療?道聽塗說的誤解更多:不可以吃雞因含激素、煮食要走油鹽糖……過度戒口,結果身體虛弱,抗癌路上更力不從心。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黃麗珊與助手潘潔欣齊撰新書《不可不知的癌症瑣碎事2》,貼身貼地講解癌症病人最常問的疑惑、掃除種種誤解。

《不可不知的癌症瑣碎事2》由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策劃及出版,出書緣起,黃麗珊醫生指癌症病人求醫時,九成九的患者問的問題都是一樣而且瑣碎,大熱問題包括:可不可以吃雞和中藥?要用哪種洗頭水沐浴露?可否按摩扮靚染髮搽指甲油?甚至是多吃了兩口白飯,會否有礙病情。「生活的平常事,在病人眼中可以感到很困擾,也希望在醫生口中得到正確的答案。」

黃麗珊醫生(右)與助手潘潔欣著書講癌症二三事,希望能釋除癌病患者的疑慮,減少擔憂。(曾耀輝攝)

這類問題因為實在問得太多,最初黃醫生是在Facebook開始撰文,愈寫愈多,足夠付梓結集出書。她和助手潘潔欣繼去年出了第一本癌症著作後,今年再接再厲,內容上更增加了熱門的「癌症病人如何瞓好啲」、保健產品、移居海外癌症治療銜接及費用等。

「其實我對外國的癌症治療與保險情況不算很認識,但病人問得多也想納入這內容,於是便請教有相關知識的醫生朋友解答。」

抗癌可否食中藥?
癌症病人頭號煩惱是可否食雞及飲牛奶,隨後是可否服用靈芝、雲芝及其他中藥。「可否服食中藥沒有一個絕對答案,不是不可行,但必須非常小心。新一代中醫會知道哪些中藥在治療期間可用,也能與西醫有溝通,病人中西合璧治癌也很普遍了。」

此書四分三內容來自黃醫生,而潘潔欣的角色,是書中後半部是她的個人分享。「我寫的原因是我沒有讀過醫學、也未從事過相關工作。機緣巧合進入了醫療機構工作,而且主要範圍是要接觸癌症這嚴重疾病,每日聽著病人的分享,令我有不少個人感受,在書中抒發心情。」

黃醫生行醫接近15年,她腦海中有兩個深刻個案。一個患上棘手的陰道惡性黑色素瘤女病人,肺積水令她十分辛苦,病人對病情心裏有數,只望餘下日子能減少痛苦,惟家人對治療意見不一,黃醫生向病人家人逐一分析及開解,與其進行不必要的治療增添病人身心折騰,倒不如好好珍惜僅餘的時光,向她講述四道人生——道愛、道謝、道歉、道別。「病人臨終前在家人陪伴在側安詳而去,那時候恰巧我望到窗外有一道彩虹,我當作是病人送給我的。」

甲殼類的海鮮進食海洋微生物為主,有機會重金屬成分比較高,因此癌症病人盡量避免進食蟹和蠔,而蝦、鮑魚及海參一般都適合癌症患者食用。(iStock)

看病人也看其家人
第二個難忘個案是一對同患癌的夫婦,女的患乳癌,他們有四個兒子,帶媽媽求診時,黃醫生會叮囑兒子們要好好照顧父母。女病人病情起起伏伏,有段時間稍為穩定後,她的丈夫傳來肺癌復發的壞消息,擔當起照顧角色的太太,癌症再次惡化並擴散至腦,病情並不樂觀。但在她意識迷糊時,仍清楚認得到黃醫生,答謝她的照料,黃醫生也答允她會好好照顧她的丈夫。到今時今日,女病人的丈夫病況雖有反覆,但仍勇敢面對。「我的深刻感受是,家人之間總互有連繫,腫瘤科很多時也不是只醫病人一個人,更多時像家庭科醫生,兼要接觸及關顧患者的家人。」

這些年來,她欣喜癌症治療進程有大躍進。我初入行時,癌症治療及藥物都不多,病人的存活率不高,但近年各種治療推陳出新,有不同藥物可用外,也延長了患者的壽命,由不治之症,演變為慢性病,病人的生活質素也大大改善。好多病人初時說驚看不到仔女畢業,現在連仔女結埋婚、生兒育女都睇到。」

不少癌症病人誤以為不能進食雞,黃醫生指只是雞皮動物脂肪比較多且高熱量,去皮雞胸肉及去皮、去脂肪雞髀肉是建議食用的。(iStock)

疫情對治癌的影響
新冠疫情輾轉兩年多,黃醫生指不少癌症病人情況變差,令她心痛。「先是有病人因疫情怕外出求醫,延遲醫治令病況惡化,見過有病人首次求醫,乳房腫瘤已達15cm並擴散肺部,骨轉移亦壓著神經綫。她是HER2受體陽性的乳癌病人,治療本可很有把握處理,但求醫實在太遲了,最後病人也溘然而逝。」

另外,疫情也延緩了病人的治療時間,如病人不慎感染了新冠肺炎,此時也不能進行癌症的相關治療,會影響病人的心情。「癌症現今已是慢性病,社交生活有助患者放鬆情緒,但疫情時不少病人不敢外出怕受感染,親友靠電話、電腦熒幕為他們打氣鼓勵,效果也大打折扣,或多或少削弱了病人抗病的鬥心。」

文章來自:Topick

https://topick.hket. com/article/3273730?r= cpstni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器官捐贈 同途有愛」廣告設計比賽頒獎禮 暨作品展覽 宣揚器官捐贈文化
香港器官移植基金會於日前(11 月 1 日)假中環街市舉行「器官捐贈 同途有愛」廣告設計比賽 頒獎禮暨展覽開幕 […]
【ALK肺癌 | 活動花絮】 – 好好呼吸 麻雀同樂日
標靶藥物雖然可以有效控制肺癌病情,但部分患者可能會面對情緒波動、健忘等副作用。適當的腦力活動不僅能幫助控制情緒 […]
港大醫學院率先引入自體脂肪移植技術配合乳房保留手術 幫助乳癌患者回復體態重拾自信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研究團隊於香港開展一項臨床試驗,率先採用「自體脂肪乳房重 […]
養和醫療集團與西門子醫療簽署合作備忘錄 亞洲首部光子計數電腦掃描模擬定位系統 推進精準質子治療新里程
(2025 年 10 月 30 日-香港)養和醫療集團(下稱「養和」)於 2025 年 8 月啟用全亞洲首部光 […]
【放射治療】養和發表全球首項研究 磁力共振導航放射治療晚期前列腺癌
養和發表全球首項研究 磁力共振導航放射治療晚期前列腺癌 多靶點、實時同步全消融放射治療寡轉移腫瘤 三年100% […]
【粒子治療】養和醫療集團於香港首辦「亞洲-大洋洲粒子治療合作組年會」
匯聚全球質子專家 推動精準癌症治療 (2025年10月21日,香港)養和醫療集團(養和)歷經二十年的籌備,於2 […]
【 AEON幸福的黃色小票】感謝大家支持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
我們深感榮幸,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CICF)榮獲第 26 屆「幸福的黃色小票」計劃的受惠機構。 衷心感謝 AE […]
【大灣區醫療】百濟神州加速佈局大灣區 創新抗癌藥明年有望供港
百濟神州(BeOne Medicines)(6160)近日宣佈,憑藉其廣州生物藥生產基地的國際化產能與認證優勢 […]
ASPIRE 亞太區肺癌聯盟:政府主導肺癌篩查應擴大目標 中大研究指九成受訪者支持肺癌篩查 納入高風險非吸煙群組具成本效益
ASPIRE 亞太區肺癌聯盟:政府主導肺癌篩查應擴大目標 中大研究指九成受訪者支持肺癌篩查 納入高風險非吸煙群 […]
港大醫學院發現特定膳食油酸可增強抗癌免疫細胞功能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特定膳食脂肪酸能顯著增強人體免疫系統抗擊癌症的能力。研究 […]
與浸大傳理學院同學分享癌症資訊網使命 傳遞正確健康訊息
感謝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的邀請,讓我們有機會與現屆同學們分享癌症資訊網在社會中的角色,以及如何透過社交媒體傳遞 […]
【中西醫結合】立即報名參加「推動香港中西醫結合治療 – 大腸癌交流研討會」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誠邀各位醫療界同仁,參加將於2025年11月29日至30日舉行的「推動香港中西醫結合治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