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區
傳媒專區 > 媒體報導 > 【東網】新法治療延存活期 八旬患者停藥2年無復發 組織促納資助

【東網】新法治療延存活期 八旬患者停藥2年無復發 組織促納資助

23-05-2024

號稱沉默殺手的腎癌在本港為常見但容易被忽視的癌症,相關新症數目在10年間大幅上升,屬男性十大癌症之一。由於腎癌早期病徵並不明顯,病人發現時往往已屆晚期,對各種藥物治療反應不佳。有相關國際研究數據顯示,「免疫標靶聯合治療」比傳統單標靶治療效果更好,可延長患者無惡化存活期逾倍,有8旬病人約2年前停藥,至今無復發。相關組織指,相關治療已獲國際認可為晚期腎細胞癌第一線治療,促請當局加快將有關藥物納入資助,讓患者受惠。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顯示,腎臟及其他泌尿器官(膀胱除外)的癌症,是2021年男性第7大常見癌症,其整體新症數字由2012年的541宗增至2021年的921宗,10年間增加70.2%;921宗新症中,494宗發病年齡為65歲或以上,比率達53.6%,每10萬名港人中,平均約12人患腎癌。

早期腎癌可能出現一些輕微的徵狀,若及早發現,可進行全腎或部分腎臟切除手術、冷凍治療、射頻消融術或放射治療等;若腫瘤已出現轉移,則一般需要使用全身性藥物治療,根據美國癌症協會數據,轉移性腎癌5年存活率下降至19%。香港泌尿腫瘤科學會副會長、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潘明駿表示,單藥標靶治療反應率相對較低,對中至高風險患者作用不太理想,其後出現雙免疫組合治療,療效較好,但對約20%患者沒有幫助;直至近年出現的免疫標靶聯合治療,兩種藥物互相配合能產生協同效應,更有效抑制腫瘤細胞生長。

潘明駿引述最新第三期國際臨床研究,參與研究的712位患者中,使用免疫標靶聯合治療的患者,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為23.9個月,比單藥標靶治療的9.2個月延長約1.6倍,另外死亡風險低21%、客觀緩解率高出近倍,出現病情惡化的機率亦較低。他指,聯合治療能更有效縮小腫瘤,大大減輕病人所承受的痛楚,而常見副作用包括高血壓、低甲狀腺性功能症、腹瀉、降低食欲和疲倦等,也有機會出現炎症性副作用,一般可用輔助性治療處理。

今年82歲的黃先生,於2020年確診第四期腎細胞癌,並發現多處骨轉移、肝及肺部轉移,當時出現明顯血尿、呼吸困難兼多處骨痛等症狀。他於同年5月接受左腎部分切除手術後,開始進行「免疫標靶聯合治療」,至翌年5月已達致接近完全緩解,最後於2022年停止治療,當時檢查結果顯示已完全缓解,至今未有再接受治療,亦未出現復發。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表示,美國國家癌症治療指引及歐洲腫瘤學會治療指引,已將免疫及標靶聯合治療列為一線治療轉移性腎細胞癌的標準及優先治療方案,惟醫管局並未將此治療納入藥物安全網,促請當局盡早將治療納入關愛基金,讓本港腎癌病人直接受惠。
國際研究數據顯示「免疫標靶聯合治療」比傳統單標靶治療腎癌效果更佳。
國際研究數據顯示「免疫標靶聯合治療」比傳統單標靶治療腎癌效果更佳。

報道來源

城中活動

2025-08-24 2:30 下午 「癌症病人北上就醫」講座
2025-08-02 2:00 下午 【癌症講座】肝癌營養知多D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活動花絮】香港肝臟移植協康會醫生講座及乙型肝炎快速檢測站
香港肝臟移植協康會於2025年7月12日與地區合作伙伴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 及 癌症資訊網,舉辦了醫生講座及乙型 […]
【華乳消息】第二炮重磅預告!《中調乳順》書展簽名會・解鎖中西醫抗癌智慧
由多位中西醫師聯合著作的《中調乳順:中西醫攜手戰勝乳腺癌大小事》,將於香港書展首度亮相!🎉 📚 中西合璧,共建 […]
保誠「住院保障調查」:不足四成受訪者有信心應付突發醫療開支僅29%擁有住院現金保障
• 多達六成已購買醫療保險的受訪者表示,對持續上升的醫療保費感到憂慮,反映 出大多數人對現有醫療保障的信心不足 […]
晚期照顧心連心 以人為本共同行
團結香港基金(基金會)於7月10日發表《晚期照顧心連心 以人為本共同行》研究報告,就改善香港的晚期照顧政策提出 […]
港大醫學院開展全球領先基因相關治療臨床試驗以根除乙型肝炎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腸胃肝臟科研究團隊率先開展多項臨床試驗,針對創新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基因相 […]
鼻咽癌治療新突破:JUPITER-02療效倍增 促請盡快納入藥物安全網助低收入患者
【2025年7月10日,香港】鼻咽癌治療迎來歷史性突破,臨床研究證實,免疫治療結合化療的新方案顯著延長鼻咽癌患 […]
香港醫療制度壓力漸增 逾百跨界專家代表齊聚研討重大疾病醫保對策
由香港創新醫療學會及香港醫社基金會合辦的「探索香港未來:重大疾病醫保研討會2025」今天順利舉行。約150位來 […]
研究證「賽馬會『攜手同行』癌症患者支援計劃」助減患者困苦程度及家庭問題 總結 10 年成果 啟發癌症服務新導向
面對癌症,患者及其照顧者承受巨大心理壓力。為了全方位支援癌症患者及其家人,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香港防癌會 […]
【有誰共鳴】 嘉賓:余思遠醫生
心胸肺外科專科醫生余思遠最近在商業電台節目《有誰共鳴》中分享了他的故事。他揭示了學醫背後那段孤獨而又艱辛的旅程 […]
【有誰共鳴】 嘉賓:Christine Fok
Christine 發現患有四期胰臟癌時,未有即時向相依為命的爸爸道明一切。爸爸看見她日漸消瘦,她也辯稱自己減 […]
【有誰共鳴】 嘉賓:黎逸玲醫生
《有誰共鳴》節目有外科專科醫生黎逸玲醫生同大家分享行醫二三事。 有些人會覺得醫生每日面對生死,可能早已沒甚感覺 […]
【有誰共鳴】 嘉賓:音樂治療師 Hugo
音樂治療師 Hugo 細細個嘅時候,並唔係大家想像咁鍾意音樂。後來有一年喺英國讀書,開始摸索自己喜歡嘅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