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醫療新知 > 科大研發新型AI醫學影像技術 大幅降低99%輻射量

科大研發新型AI醫學影像技術 大幅降低99%輻射量

22-07-2025
科大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助理教授兼科大醫學成像與影像分析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小萌教授(中)、科能三維技術(醫療)有限公司創辦人兼行政總裁丘榮豐先生(右)及骨科專科醫生、科能三維醫療顧問謝龍峰醫生(左)講解新技術的應用與未來合作計劃。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研究團隊研發出一項突破性的人工智能(AI)技術,只需利用極少量X光影像,即可精準建構立體三維(3D)骨骼與器官影像模型,與原先需進行電腦掃描(CT 掃描)的程序相比,有助病人減少接收99%輻射量。新技術不但能加強保障病人安全,更可大幅減省醫療成本及輪候CT 掃描的時間,其應用層面涵蓋術前規劃、手術即時成像及定制植入物等領域。科大團隊現正與不同行業夥伴,包括醫療3D打印廠商科能三維技術(醫療)有限公司(科能三維)合作,計劃將此技術推展至公營醫院。

CT掃描是常見的醫學影像工具,用於醫療診斷、指導手術程序和製作3D骨科與解剖模型以處理畸形、骨折及腫瘤等複雜病況。然而,CT掃描會令患者暴露於高劑量輻射,尤其不利於兒童、孕婦及需要頻繁接受檢查的長者。

科大突破性3D成像技術:更安全、快速、具成本效益的新方案

不過,由科大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助理教授兼醫學成像與影像分析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小萌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所開發的一套創新AI模型,現只需極少量X光影像(相當於CT掃描百分之一或更低的X光掃瞄次數),便可建構出3D骨骼與內臟圖像,大幅降低病人接收的輻射量達99%。新技術的優勢包括:

  • 檢查更安全:病人接收的輻射量有效減少95%-99%。
  • 成像速度快:相較CT掃描所需約400至500張X光成像,新技術僅需病人 2至4張X光片,即可於1分鐘內生成高清3D骨骼及內臟影像。
  • 成本大減:CT掃描的費用一般是X光檢查的6至8倍。
  • 輪候時間縮短:以公立醫院為例,優先病人個案輪候CT掃描時間的中位數為3周*,而X光檢查則一般可於數小時內完成。

技術創新實踐:骨科手術規劃與新一代植入物

為推動科研成果落地裨益社會,李教授的團隊現正與香港首家醫療金屬3D打印廠商科能三維合作,將此新技術應用於製作手術規劃用的骨骼模型,為病人量身定造植入物,並計劃推展至實時手術監測。

李教授認為這項新技術潛力無限,3D骨骼打印僅為起步點﹕「在骨科手術中,應用3D打印骨骼模型規劃手術的情況越趨普及,故醫療界對高效且具高解晰度的3D重建技術需求殷切。現時我們技術重建得到的3D结果,其中關鍵解剖結構的準確度約為CT掃描成像的97%,可用作協助醫生策劃手術流程。未來我們的目標是進一步提升生成3D重建的精準度,以應用到製作骨骼植入物。」她補充,團隊正努力把技術拓展至實時手術監測及個人化治療規劃等領域。

業界領袖及外科醫生盛讚AI技術提升病患醫療品質

科能三維創辦人兼行政總裁丘榮豐先生表示:「科大這項嶄新的AI技術,大大解決了我們在時間上所面對的挑戰。以往我們使用CT掃描及人手建構3D骨骼模型需時數日,這還未計算病人輪候CT掃描的等候時間。現時我們可以透過這個創新系統,只需兩張X光影像,便可在30秒內生成病人的3D 骨骼模型,這對情況緊急的病人來說意義重大。此合作讓我們能加快為病人提供解決方案,更令成本降低五至七成,同時提高產品質量。」

私家醫院骨科專科醫生、科能三維醫療顧問謝龍峰醫生表示:「以我行醫30年的經驗來看,骨科病人需要做CT掃描的情況常見,這項新技術的出現可免除病人進行CT掃描,減低他們需接收的輻射量逾九成,同時準確度高,這對需要頻繁檢查的兒童、孕婦或長者病患無疑是一大福音。未來我們可以透過此技術,於極短時間取得病人的3D 骨骼結構影像,為他們度身訂造合適的植入物,加快其康復進度。」

新技術將於未來數月在一間本地公立醫院開展臨床試驗,若成功的話有機會於明年正式應用此技術。研究團隊亦正與其他醫院商談合作,期望將此X光生成3D 骨骼模型的技術應用到心肺成像方面,旨在提供更安全快捷的診斷模式,進一步提升手術前規劃與手術程序監測的效率。
*根據醫院管理局公佈的放射診斷檢查輪候時間最新數據

關於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https://www.hkust.edu.hk/zh-hant) 是國際知名的大學,致力推動創新教學、卓越研究及具影響力的知識轉移。科大著重為學生提供全面及跨學科的教學,於《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輕大學排名榜2024》中排行第三,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2025》中全球排第19、全港第一。另有 13 個科目躋身《2025 年 QS 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全球50強,其中「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學科全球排名第17位,蟬聯本地大學之冠。此外,科大在全球大學就業能力排名中,一直位處全球首30名以內,反映畢業生極具競爭力。在研究及創業創新方面,逾八成的科大研究,於香港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最新的「2020研究評審工作」被評為「國際卓越」或「世界領先」水平。直至2025年5月,科大成員共創立了逾1,800間至今活躍的初創公司,當中包括10間獨角獸企業和17間成功退場的公司(上市集資或被併購)。

傳媒查詢:

林淑媛

電話﹕2358 6313

電郵﹕[email protected]

 

曾詠珊

電話﹕3469 2512

電郵﹕[email protected]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人工智能】BioMap 開展新的聯合研究合作計劃
在剛結束的「第二屆國際生物計算創新峰會」上香港遺傳性乳癌家族資料庫  HK Hereditary Breast […]
【香港乳癌基金會】第12屆周年乳癌科學會議2025 「乳癌年度新發展 – 從研究到臨床應用」 借鏡其他亞洲地區 推動全民乳癌篩查
【香港,2025 年 11 月 9 日】乳癌自1994年起成為本港女性的頭號癌症,每日平均有約15人確診乳癌。 […]
【跨境醫療】保誠與IHH醫療集團(北亞洲)深化合作 進一步拓展香港及中國內地醫療費用直付服務網絡
(香港,2025年11月10日)保誠保險有限公司 (「保誠」)今日宣佈,繼早前與 IHH醫療集團 (北亞洲)旗 […]
【HKNOS2025】探討復發性腦瘤治療的最新進展
非常榮幸出席HKNOS2025 年度科學會議,與各地專家交流分享 ,探討復發性腦瘤治療的最新進展」。 這為我們 […]
【精準治療】PTCOG-AO2025 圓滿舉行 專業人士齊聚一堂,積極交流最新粒子及質子治療技術。
亞洲-大洋洲粒子治療合作組第五屆年會(PTCOG-AO2025)於2025年11月7至9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及 […]
港大醫學院率先引入自體脂肪移植技術配合乳房保留手術 幫助乳癌患者回復體態重拾自信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研究團隊於香港開展一項臨床試驗,率先採用「自體脂肪乳房重 […]
養和醫療集團與西門子醫療簽署合作備忘錄 亞洲首部光子計數電腦掃描模擬定位系統 推進精準質子治療新里程
(2025 年 10 月 30 日-香港)養和醫療集團(下稱「養和」)於 2025 年 8 月啟用全亞洲首部光 […]
ASPIRE 亞太區肺癌聯盟:政府主導肺癌篩查應擴大目標 中大研究指九成受訪者支持肺癌篩查 納入高風險非吸煙群組具成本效益
ASPIRE 亞太區肺癌聯盟:政府主導肺癌篩查應擴大目標 中大研究指九成受訪者支持肺癌篩查 納入高風險非吸煙群 […]
港大醫學院發現特定膳食油酸可增強抗癌免疫細胞功能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特定膳食脂肪酸能顯著增強人體免疫系統抗擊癌症的能力。研究 […]
【港大醫學院】揭示降膽固醇藥抗肝癌機制 「老藥新用」潛力巨大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病理學系研究團隊取得重大突破,發現被廣泛使用的降膽固醇藥物「阿托伐他汀」(a […]
中大與內地學者領導全球首個由中國學者主理的《刺針》癌症委員會報告 預計2050年肝癌患者翻倍 六成肝癌病例可預防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團隊與內地學者領導的《刺針》肝癌委員會發表《全球肝癌防治策略和行動計劃》,指出全球超 […]
科大研發新型AI醫學影像技術 大幅降低99%輻射量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研究團隊研發出一項突破性的人工智能(AI)技術,只需利用極少量X光影像,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