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醫療新知 > 中大研究發現乙肝康復者的嚴重肝病併發症風險會隨時間下降 唯仍須注意患肝癌風險 建議接受長期肝癌監測

中大研究發現乙肝康復者的嚴重肝病併發症風險會隨時間下降 唯仍須注意患肝癌風險 建議接受長期肝癌監測

31-03-2023
中大研究發現乙肝康復者的嚴重肝病併發症風險會隨時間下降 唯仍須注意患肝癌風險 建議接受長期肝癌監測
中大研究發現乙肝康復者的嚴重肝病併發症風險會隨時間下降 唯仍須注意患肝癌風險 建議接受長期肝癌監測

本港約54萬人患有乙型肝炎,部分人可經藥物或自身痊癒,達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清除」,成為「乙肝康復者」。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分析近10,000名乙肝康復者長達十二年的數據,發現他們在康復後出現嚴重肝病併發症的風險會隨時間下降,尤其是從未患上肝硬化的患者,他們於康復後第八至十二年的年均風險僅為0.05%。但同期,乙肝康復者出現肝癌的風險卻未有呈現隨時間過去而愈來愈低的趨勢。故研究團隊建議,康復者仍須接受長期肝癌監測。研究詳情已於國際醫學期刊《Journal of Hepatology》刊登。

及早掌握乙肝康復後的臨床情況 以提供最合適的護理

乙型肝炎感染是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腸胃及肝臟科教授黃麗虹教授表示:「不少人以為慢性乙肝只可受控,不能根治,但其實部分患者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可以被清除,即是功能性治癒。隨着現時有愈來愈多治療方案是以達到功能性治癒為目標,我們需要及早掌握乙肝康復者隨後多年的臨床情況,以提供最合適的護理和資源分配。」

有見及此,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分析了2000年至2020年共廿年間,近10,000名達至功能性治癒的乙肝康復者數據。結果發現,他們在康復後首七年出現嚴重肝病併發症(如腹水和肝腦病變)及患上肝癌的風險偏低;在康復後第8年起,嚴重肝病併發症的風險更進一步下跌,唯患上肝癌的風險未有降低。詳細數據如下:

嚴重肝病併發症年均風險 肝癌年均風險
乙肝康復後首七年 0.26% 0.20%
乙肝康復後八至十二年 0.12% 0.19%
黃麗虹教授
黃麗虹教授
年紀大、男性、血小板數量偏低和肝硬化 是肝癌的高危因素

研究文章的第一作者、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葉卓風博士指出:「我們的數據反映乙肝康復後,罹患嚴重肝病併發症的風險顯著下降,但患者長遠仍需定期接受監測,切勿掉以輕心,尤其是有高危因素的病人。」葉博士補充,他們的分析發現年紀大、男性、血小板數量偏低和患有肝硬化都會影響乙肝康復者長遠的臨床表現,例如患有肝硬化的病人於康復後出現嚴重肝病併發症和肝癌的風險會較沒有肝硬化的人高。詳細數據見附件表二。

乙肝康復後首七年 嚴重肝病併發症年均風險 肝癌年均風險
本身沒有肝硬化的病人 0.14% 0.14%
本身有肝硬化的病人 1.20% 0.57%
乙肝康復後八至十二年 嚴重肝病併發症年均風險 肝癌年均風險
本身沒有肝硬化的病人 0.05% 0.12%
本身有肝硬化的病人 0.53% 0.56%
葉卓風博士
葉卓風博士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莫慶堯醫學教授兼腸胃及肝臟科主任黃煒燊教授總結:「我們期望在未來五至八年會有更多新型藥物出現,讓病人及早達至功能性治癒,進一步降低他們日後出現嚴重肝病併發症的機會。同時亦為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進行肝癌監測,及早為他們提供適合的治療。」

黃煒燊教授
黃煒燊教授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2023年醫院管理局研討大會 創建疫後新世代醫療:持續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匯聚
2023年醫院管理局研討大會 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高拔陞醫生 主題演講 2023 年 5 月 16 日 創建疫後 […]
SANTRO-CAHON-CSTRO 「新冠流行期間癌症患者的治療考慮」互動研討會完美落幕
周伯儒,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四年級醫學生 Chi Lin, 內布拉斯加大學醫學中心 Feng-Ming (S […]
「人類乳頭瘤病毒 (HPV) DNA檢測與子宮頸細胞檢驗 (液基薄層柏氏抹片)的合併檢測」(合併檢測) 服務
家計會推出包括HPV DNA檢測的合併檢測 能於較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並減癌症風險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 (家 […]
中大研究發現乙肝康復者的嚴重肝病併發症風險會隨時間下降 唯仍須注意患肝癌風險 建議接受長期肝癌監測
本港約54萬人患有乙型肝炎,部分人可經藥物或自身痊癒,達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清除」,成為「乙肝康復者」。香港中 […]
中大研究發現乙肝康復者的嚴重肝病併發症風險會隨時間下降 唯仍須注意患肝癌風險 建議接受長期肝癌監測
本港約54萬人患有乙型肝炎,部分人可經藥物或自身痊癒,達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清除」,成為「乙肝康復者」。香港中 […]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調查研究結果發布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 身心健康、認知及自理能力下降 研究團隊籲加強支援服務 【新聞稿2023年3月13日】 香 […]
港大生物學家揭示防止DNA受損機制 加深對癌症形成的理解
不當的細胞分裂有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因此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維持細胞分裂穩定的機制。最近,香港大學(港大)生物科學 […]
城大發現促使癌細胞擴散的蛋白質 望為癌症治療提供新治療靶點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名為「賴氨酸羥化酶1」(LH1)的蛋白質,是促使肝細胞癌和胰臟導管腺癌的 […]
中大完成全球首例機械人輔助支氣管鏡微波消融術治療肺轉移
身體不同部位的惡性腫瘤出現癌細胞轉移時,常會轉移至肺部。以傳統手術方式切除肺轉移腫瘤,很大機會造成手術創傷,而 […]
癌症病人選用新一代口服化療藥,在家治療可降低感染風險
癌症病人選用新一代口服化療藥, 在家治療可降低感染風險 疫情期間,不少病人進出醫療場所接受化療都少不免擔心受到 […]
中大發現間皮瘤的女性發病率上升 高收入國家的發病率較高
間皮瘤(Mesothelioma)由於治癒率較其他癌症低,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平均僅有8%,醫學界一直努力尋求間皮 […]
港大化學生物學家拆解一類「組蛋白修飾」 為開發相關抗癌新藥帶來曙光
由香港大學(港大)化學系李祥教授率領的研究團隊,與港大生物科學學院翟元樑博士及港大生物醫學學院黃永瀚博士和鮑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