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醫療新知 > 中大發現間皮瘤的女性發病率上升 高收入國家的發病率較高

中大發現間皮瘤的女性發病率上升 高收入國家的發病率較高

03-03-2023
中大發現間皮瘤的女性發病率上升 高收入國家的發病率較高
中大發現間皮瘤的女性發病率上升 高收入國家的發病率較高

間皮瘤(Mesothelioma)由於治癒率較其他癌症低,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平均僅有8%,醫學界一直努力尋求間皮瘤的新療法及更多相關資訊。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與環太平洋大學協會(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ies,簡稱APRU)合作研究間皮瘤的全球分布、高危因素和流行病學趨勢。結果顯示,間皮瘤發病率與各地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人類發展指數(HDI)及職業環境石棉暴露可能有關連,而高收入國家或地區的發病率普遍較高。

在各國實施石棉使用限制下,全球間皮瘤的整體發病率近年呈下降趨勢,但某些國家的女性發病率卻有上升跡象。研究人員建議採取針對高危人口的危險因素控制及早期癌症檢測措施,以控制上升趨勢。研究詳情已於國際著名醫學期刊《胸部腫瘤學雜誌》(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上發表。

(左起) 黃至生教授及黃俊杰博士
(左起) 黃至生教授及黃俊杰博士
間皮瘤與石棉暴露有關 高收入國家或地區發病率較高

間皮瘤是一種源於覆蓋內臟表面的薄層組織(間皮細胞)的罕見癌症。大約四分之三的間皮瘤先在胸腔出現,即為胸膜間皮瘤。大多數病人在40至70歲病發,其中男性發病率比女性高。惡性胸膜間皮瘤的形成與某些行業,在一般環境或接觸建築材料時暴露於石棉有很大關連。常見症狀包括咳嗽、疲倦、體重減輕,以及因肺中液體瀦留造成的呼吸困難、腹部腫脹和胸壁疼痛。

醫管局數據顯示,本港2001至2020年20年間,共有455宗間皮瘤新症,死亡個案則有349宗。香港於2008年修訂了《肺塵埃沉着病及間皮瘤(補償)條例》,給予間皮瘤患者相當於塵肺病患者的補償。即使本港現時已全面禁止進口、轉運、供應和使用所有種類的石棉及含石棉物料,然而部分樓齡達30年以上的舊樓仍有石棉殘留及暴露的風險。

為具體估計間皮瘤在世界各地的分布及所帶來的疾病負擔,並找出相關高危人群,研究團隊從「全球癌症觀察站」、「國際癌症發病率數據庫」及「世界衞生組織全球衞生觀察站」等資料庫中收集數據,計算及分析癌症發病率和各風險因素的流行率。研究人員發現,間皮瘤於各地造成的疾病負擔存在差異,其中北歐地區的發病率最高(詳細數據見附件表一)。此外,間皮瘤與GDP、HDI及職業石棉暴露水平呈正比,意味著這些相關風險因素水平較高的國家,發病率亦通常較高。

全球間皮瘤發病率呈下降趨勢 女性發病率則有上升跡象

全球近十年的間皮瘤發病率整體呈下降趨勢 ,但某些地區的女性發病率則有上升跡象。其中女性發病率的「平均年度百分比變化」(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APC1)以泰國的升幅最大,其次是保加利亞及南韓(詳細數據見附件表二)。

研究的第一作者、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研究助理教授黃俊杰博士表示:「間皮瘤的發病率存在地區差異,可能與各地診治水平、環境生活方式,及石棉控制政策相關。我們的研究為間皮瘤的全球分布、高危因素和流行病學趨勢提供了最新及更全面的證據。各地政策制定者應實施具針對性的循證預防策略,以控制有關風險因素,特別是石棉暴露。」

研究的高級通訊作者、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黃至生教授補充:「近年間皮瘤整體發病率呈下降趨勢,但值得關注的是某些地區的女性發病率則有上升跡象。導致這個趨勢的原因未明,可能與石棉職業暴露以外的因素如一般環境相關。醫學界應進一步探討導致這些流行病學變化的原因,為間皮瘤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據。」

詳細研究結果可瀏覽:https://doi.org/10.1016/j.jtho.2023.01.095

1 平均年度百分比變化(AAPC)是一種用作衡量癌症發病率於過去某段時間整體變化的方法。假設某國家10年的某種癌症發病率AAPC是5,即其癌症發病率於過去10年每年平均增加5%。

附件

表一:間皮瘤年齡標準化發病率最高的首3個地區:

全球間皮瘤發病率最高首3個地區 每10萬人口計算的年齡標準化發病率
北歐 1.4
澳洲及紐西蘭 1.3
西歐 0.8

表二:女性間皮瘤發病率「平均年度百分比變化」最高的三個國家:

國家 平均年度百分比變化
泰國 13.7
保加利亞 9.4
南韓 8.3

有關是次與APRU的合作研究

是次研究與APRU全球健康項目主任、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Mellissa Withers教授合作進行。APRU(https://apru.org/)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柏克萊分校、加州理工學院和南加州大學的校長於1997年在洛杉磯成立,現有成員來自環太平洋地區超過60所領先研究型大學。中大是APRU的重要成員,校長段崇智教授為該協會副主席,黃至生教授和黃俊杰博士亦是APRU非傳染病全球健康工作小組聯席主席。

原文連結:中大發現間皮瘤的女性發病率上升 高收入國家的發病率較高

城中活動

2024-01-03 3:45 下午 ANIMAL FLOW
2023-12-22 10:30 上午 12月植物染工作坊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養和質子治療中心盛大開幕 標誌著香港在精準癌症治療的領域上邁出重要的一步
養和質子治療中心盛大開幕 標誌著香港在精準癌症治療的領域上邁出重要的一步 養和質子治療中心設有兩間設備先進的質 […]
首項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醫療銜接服務合作啟動禮
隨著中國内地與香港正式通關,往來兩地的人次顯著上升, 大眾對跨境優質醫療服務的需求亦日益殷切。保誠保險有限公司 […]
【突破膽管癌治療局限】蔣子樑醫生
膽管是人體內一個細小器官,一旦出現癌變,致命率卻是極高,過往更因缺乏相關藥物,令群醫束手無策。幸而這個劣勢,隨 […]
養和、港大醫學院及香港遺傳性乳癌家族資料庫 聯合推動本港遺傳性乳癌及卵巢癌基因突變的研究
  (2023 年 11 月 15 日,香港)養和醫療集團(養和)、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港大醫學 […]
兌現「5日內開始電療」承諾 香港港安醫院腫瘤中心助力患者把握黃金治療期
【2023年11月10日,香港】香港港安醫院腫瘤中心(Hong Kong Adventist Hospital […]
醫管局指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內地醫護工作符合期望
醫管局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實施近半年,10名來自廣東省三甲醫院的醫生,分別於九龍中、九龍西及新界西醫院聯網的 […]
港大醫學院發現癌細胞間互動模式 有望為肝癌治療領域帶來新的突破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病理學系任蕙蘋教授帶領的團隊近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揭示循環小細胞 […]
在家採樣檢測 HPV 助早篩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是本港常見癌症及香港女性致命癌症之一,據世衛資料,95%子宮頸癌病例由HPV引發。除了傳統HPV和柏氏 […]
乙型肝炎民間篩查見成果 梁熙籲政府資助市民篩查
民建聯衛生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梁熙早前與社區組織銀騎士,於去年10月在柴灣漁灣邨舉辦「乙型肝炎社區篩查活動」 […]
香港科技園公司與美國默沙東藥廠攜手為製藥業界創造以數據驅動的新方案
(香港,2023 年 8 月 11 日) –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夥拍美國默沙東藥廠(默沙東)舉辦「醫 […]
大灣區醫療專業發展協會成立 推動粵港澳醫療合作
大灣區醫療專業發展協會昨日在香港舉行成立典禮,全國政協常委高永文榮任該會榮譽會長。協會旨在推動香港與大灣區醫療 […]
浸大發現草藥提取化合物「異甘草素」具備治療胰臟癌潛力
一項由香港浸會大學(浸大)科學家領導的研究發現,從中草藥「甘草」提取的一種類黃酮物質「異甘草素」,可抑制胰臟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