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其他 > 醫學生「同理」分享癌症瑣碎事 > 人生課題(一)至親與晚期病人的溝通技巧

人生課題(一)至親與晚期病人的溝通技巧

16-01-2023
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學位課程-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4年級生 盧穎心
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學位課程-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4年級生 盧穎心

與病人走到人生最後一段路程的時候,至親可能會不知道如何與病人好好一起走過這段路程。但同時知道至親都很希望最好地照顧所愛,所以之後也會在同一系列中的投稿淺談一下這個人生階段的不同課題,有興趣的話可密切留意。這次先分享一下與病人的溝通技巧,希望幫助照顧着晚期病人的朋友掌握如何有效地表達愛及關心。

1.家人病人坦誠相對

有時家屬會要求醫生不要向病人透露病情的嚴重性和進展,出發點在於擔心病人知道病情後會失去繼續治療和生存的意志。當然明白家屬之所以這樣做是出於對病人的關心,而實際情況亦應因應該病人可接受的程度和狀況決定。但是很多時病人其實比家人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可能一早已感受到身體的變化和感到不對勁,或是感受到家人態度上的改變可能意味着病情的變化,因而對於自身病情而有一定的猜度和接受程度。為了避免家人擔憂,病人可能只是裝作不知道、或沒有主動詢問有關自己的狀況。他們可能會因對病情的不了解和未知而感到更擔憂,而且不知道自己餘下的路應該如何安排,和何時完成尚未達成的心願。同時家人亦要背負著隱瞞病人的罪疚感。家人可以嘗試了解病人是否希望知道自己的病情。如果希望知道的話,便讓病人在家人的陪伴下了解自己的病情,及由專業醫護人員和家人處理病人的情緒變化,化解病人對未知的擔憂和互相隱瞞的罪疚感。

2.尊重病人意願

當病人已經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家人便可以更了解病人的意願。病人的意願若建基於充分客觀資訊,並沒有所謂對或錯,因為最重要的是那意願能反映病人的核心價值和經了解後選擇如何走過餘下的路。家人可能會擔心病人知道病情不理想後,選擇「放棄治療」, 而選擇避談紓緩治療這個選項。但是經病人充分了解病情後,家人可告訴病人要按自己的意願進行選擇, 了解他們最重視的是什麼。可能這時會發現原來病人已經不想再承受不是太有成效的積極治療所帶來的副作用,希望集中於舒緩不適和與至親渡過有質素的生活。紓緩治療並不是「放棄治療」,而是選擇治療身體上的不適,和對身心社靈的照顧。倘若未有以上的溝通,病人可能會擔心辜負家人和令他們感到失望,而不願意透露自己真實的意願。而這樣也會對照顧者造成壓力,因為不知道為病人作決定的時候是否病人真正最想要的。因此鼓勵大家透過溝通了解病人的意願,從而協助病人作治療方面的決定。除了治療選項之外,臨終病人亦可能需要決定若將來未能進食的時候會否使用食道喉或體外營養、在身體狀況不可逆轉的時候是否進行心外壓急救、希望在家離世的意願、 離世後各方面的安排等。面對以上種種,最核心的理念就是要尊重病人的意願,和讓病人感受到家人對他們決定的支持。

3.針對性舒緩擔憂

家人很多時候都會擔心病人有很多的擔心。要真正解決到病人的擔心,便要了解病人當前最大的擔憂在於那方面。透過坦誠對話了解病人擔憂何在,家人便能針對那方面夠給予相應的回應。有些人最擔心的是子女前路的安排,便可以透過記錄病人對子女的寄語、安排教育基金、協助子女人生規劃等等, 減少病人的不安和遺憾。有些人最擔心的是會成為至親金錢、時間、心神等方面的負累, 而家人就可以告訴病人其實為病人付出並不是單向,而是家人亦能從中找到休息和平安,讓病人知道家人照顧病人的同時也是在照顧著家人自己。有些人最擔心的是臨終時會有無法承受的不適,而這方面就可以由醫護人員解釋紓緩治療的角色,而且可了解病人對於臨終安排的意願,設立預設醫療指示,和理解他們對入侵性治療的看法,讓他們臨終時能夠把不適減到最少。有些人最擔心的是對離世後會發生什麼事的未知,而這時候變能了解一下病人本身的信仰或是現時是否有意接觸信仰,透過院牧或教會的協助為病人帶來平安。

4.施予與接收愛要對應

病人可能有時會有些煩躁,而家人或許會因此感到很氣餒。其中一個病人煩躁的原因除了自身病情的不適外,亦可能是感到自己不再是一個「正常人」。 試想像當大家患有感冒時,家人不斷噓寒問暖,詢問「吃了藥沒有?」、「有沒有哪裏不舒服?」、「有沒有胃口?」, 而且不斷催促病人「 休息多一點!」、「 不要下床,多睡一點!」、「 吃多點,喝多點!」。病人可能每天都只接收著這方面的關心。雖然這些關心都是出於家人對病人的愛, 但是如果只有這一方面的關心, 病人難免會覺得自己的人生就只剩餘這一個病, 失去了健康時與家人相處的點滴,因此未能完全接收家人對他的愛。這個表達和接收愛的落差可能正是病人感到煩躁和家人感到氣餒的原因。要解決這個落差便可以嘗試除了關心病人身體上的需要外,亦把病人當成是一個「正常人」一樣,與他們分享生活的點滴、閑談世事、 互相分享感受等等。家人可了解病人較喜歡用哪一種方式接收家人的愛,譬如是喜歡家人為他按摩、喜歡家人默默陪伴在側、或是喜歡與家人聊聊往事等等。這樣便能調整「頻道」,讓病人能更有效接收家人的愛!

5.愛得及時四道人生

要直截了當表達內心的感受可能家人並不是太習慣。但是好好珍惜與病人相處的時間,進行四道——道謝、道愛、道歉、道別, 定能讓病人更感受到愛和修補大家之間的關係,減少遺憾。 如果可能的話,當病人仍然清醒而且能夠回應的話,病人的回應可能也會成為大家之間美好的回憶。可是若病人已經無法開口回應也不是太遲! 即使病人未必能夠回應,他們的知覺可能仍在,能夠聆聽家人的說話。這些說話和家人的陪伴必定能為病人帶來平安和安慰,而他們心裏面的結可能也能夠被解開,而且更能感受家人對他們的愛。

知道陪伴家人走過最後的路程並不是易事,而當中可能會有難以啟齒和相處的時候。但是衷心相信透過適當的表達技巧,病人必定能感受到家人的愛和關心,而且能夠釋除心裏的擔憂,心存平安。在此祝願大家過一個充滿着平安和愛的新年,與至親共度人生的路程, 攜手締造美好的回憶。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黃韻婷博士
🏃🏻個人簡介 Dr Wendy 黃韻婷博士 |香港註冊中醫師   🏅活動期望 / 心聲 忙到裙拉褲甩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馬偉傑醫生
🏃🏻個人簡介 馬偉傑醫生 |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活動期望 / 心聲 每一個落場跑的跑手,在起點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東東雲吞麵
🏃🏻個人簡介 東東雲吞麵|香港護士,淋巴癌康復者 🏅活動期望 / 心聲  Everyone is No. 1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Ada Lo
🏃🏻個人簡介 ADA LO | 乳癌康復者、粉紅戰士癌症康復者龍舟隊隊員   🏅活動期望 / 心聲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Doris Cheung
🏃🏻個人簡介 Doris Cheung | 乳癌康復者   🏅活動期望 / 心聲   60歲退休作出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Clark Cheung
🏃🏻個人簡介 Clark Cheung |健身教練、淋巴癌康復者   🏅活動期望 / 心聲   作為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IRIS SHUM
🏃🏻個人簡介 IRIS SHUM(岑麗明)|展晴社主席、乳癌康復者   🏅活動期望 / 心聲   第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Jennifer Tse
🏃🏻個人簡介: Jennifer Tse |香港不倒騎士單車隊召集人 淋巴癌康復者   🏅活動期望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Josephine Tsang
🏃🏻個人簡介 Josephine Tsang  | 乳癌康復者、香港乳龍主席   🏅活動期望 / 心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Christine Fok
🏃🏻個人簡介 Christine Fok | 胰臟癌康復者 時裝店老闆   🏅活動期望 / 心聲 奇 […]
【人工智能】插完胃喉要「照肺」- 實習醫生還是AI 比較可靠?|黎逸玲醫生
短時間內先後有兩間公立醫院發生實習醫生錯判X 光片,以致未能及時發現胃喉原來誤插氣管、病人受苦,在社會引起很大 […]
2024年GCOG全球抗癌協作組年會
2024 GCOG-第5屆ILROG國際淋巴瘤北京會議 2024 GCOG-智能腫瘤學北京論壇 2024 G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