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醫療新知 > 港大醫學院發現Vδ2-T細胞外泌體 可作為治療EB病毒相關腫瘤的新方法

港大醫學院發現Vδ2-T細胞外泌體 可作為治療EB病毒相關腫瘤的新方法

09-10-2020

港大醫學院發現Vδ2-T細胞外泌體
可作為治療EB病毒相關腫瘤的新方法

2020年10月08日

港大醫學院發現Vδ2-T細胞外泌體,可作為治療EB病毒相關腫瘤的新方法。是項研究由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陳仲舒陳寧基金教授(兒童免疫)涂文偉教授(右)領導,涂教授團隊的博士後研究員王系偉博士(左)為論文的第一作者。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源自Vδ2-T細胞的外泌體(Exosomes)可以有效地治療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又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引起的相關腫瘤,並誘導T細胞的抗腫瘤免疫反應。 是項發現提供了治療EB病毒相關腫瘤的新方法。該研究成果已於國際權威科學期刊《科學轉化醫學》上發表(按此瀏覽期刊文章)。

 

研究背景
EB病毒感染全球近95%人口,每年導致二十多萬例癌症新症,而約2%的癌症死亡病例是由EB病毒引致的惡性腫瘤所引起。與EB病毒相關的腫瘤包括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何傑金氏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鼻咽癌,胃癌和移植後淋巴增生疾病等。目前針對EB病毒相關腫瘤的治療方法有限,且具有顯著的脫靶毒性,同時對復發或難以治療的腫瘤的療效很差。 Vδ2-T細胞是先天性T淋巴細胞,具有抗EB病毒相關腫瘤的潛力。但是,由於某些癌症患者的Vδ2-T細胞難以擴增,導致其臨床應用受限。外泌體是能調控細胞之間信號傳遞的小細胞外囊泡,與細胞治療相比,外泌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容易保存和更低成本的優勢。然而,Vδ2-T細胞外泌體的抗腫瘤作用仍不清楚。

是項研究由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陳仲舒陳寧基金教授(兒童免疫)涂文偉教授領導。

研究發現
在該研究中,研究團隊發現Vδ2-T細胞外泌體攜帶可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的配體(FasL和TRAIL)和免疫激活分子(CD80、CD86、MHC I和II)。Vδ2-T細胞外泌體通過FasL和TRAIL通路靶向並有效地殺死EB病毒相關腫瘤細胞,並促進EB病毒抗原特異性CD4和CD8 T細胞擴增。在免疫缺陷和人源化小鼠模型中,Vδ2-T細胞外泌體有效控制了EB病毒相關腫瘤的生長。由於對源自癌症患者的Vδ2-T細胞進行體外擴增並大規模製備自體Vδ2-T細胞外泌體難度極高,研究團隊進一步探索了同種異體Vδ2-T細胞外泌體在人源化小鼠腫瘤模型中的抗腫瘤作用。在人源化小鼠模型中,同種異體Vδ2-T細胞外泌體比自體Vδ2-T細胞外泌體具有更強的抗腫瘤效應。同種異體Vδ2-T細胞外泌體增加了T細胞向腫瘤組織的浸潤,並誘導了更強大的CD4和CD8 T細胞介導的抗腫瘤免疫力。與具有直接細胞毒性抗腫瘤作用的NK細胞外泌體、或誘導T細胞抗腫瘤反應的樹突細胞外泌體相比,Vδ2-T細胞外泌體具備雙重抗腫瘤作用,能透過直接殺死腫瘤細胞,並間接誘導T細胞介導的抗腫瘤免疫反應,從而能更有效地控制EB病毒相關腫瘤。

領導該研究的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陳仲舒陳寧基金教授(兒童免疫)涂文偉教授表示:「我們的研究首次發現了Vδ2-T細胞外泌體對EB病毒相關腫瘤的抗腫瘤效應。在多個小鼠模型中,這些外泌體能有效控制EB病毒相關腫更重要的是,同種異體的Vδ2-T-Exos比自體Vδ2-T-Exos能更有效地控制EB病毒相關腫瘤。因此,從健康捐贈者Vδ2-T細胞製備的外泌體能用於治療患有EB病毒相關腫瘤的病人,這項發現非常利於此新型療法的臨床推廣和應用。」

研究意義
該研究的發現對癌症免疫治療具有重要意義。首先,Vδ2-T細胞外泌體具有免疫激活特性,顯示它們可以作為免疫佐劑並傳遞免疫抗原,而被用作為抗癌疫苗。其次,Vδ2-T細胞外泌體具有雙重抗腫瘤效應,比其他免疫細胞的外泌體治療方法(例如NK-Exos和DC-Exos)優勝,並且更易於製備。第三,同種異體的Vδ2-T細胞外泌體比自體Vδ2-T細胞外泌體,具有更好的抗腫瘤效果,因為同種異體外泌體不需要個人化製備,且更易於質量控制、標準化和集中化生產,有助大大提高Vδ2-T細胞外泌體臨床應用的可行性。

關於研究團隊
是次研究是由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陳仲舒陳寧基金教授(兒童免疫)涂文偉教授領導。涂教授團隊的博士後研究員王系偉博士是第一作者。其他參與本項研究的學者包括:涂教授團隊的博士後研究員向征博士;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研究員劉胤萍博士;涂教授團隊的博士生黃春宇女士;涂教授團隊的博士後研究員裴鈺君博士;港大醫學院助理院長(臨床課程)、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副教授李珮華醫生;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主任兼臨床教授、曹延洲基金教授(兒童及青少年科)陳志峰教授;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兒科講座教授、施羅艷基基金教授(社區兒童健康)劉宇隆教授;合作者包括:港大醫學院病理學系博士後研究員王霞;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生物統計學與臨床研究方法學總監​智慧博士;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資訊科技高級主管黃慶生博士。中國內地安徽省合肥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免疫學研究所魏海明教授;港大醫學院病理學系講座教授、香港大學肝臟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陸佑基金教授(病理學)吳呂愛蓮教授。合作機構包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是次研究工作得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研究資助局優配研究金(17122519、17126317、17115015、17121214),主題研究計劃(項目編號T11- 705 / 14N)和卓越學科領域計劃(AoE / M-06 / 08)的資助。

 

文章來自: 港大醫學院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醫管局指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內地醫護工作符合期望
醫管局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實施近半年,10名來自廣東省三甲醫院的醫生,分別於九龍中、九龍西及新界西醫院聯網的 […]
港大醫學院發現癌細胞間互動模式 有望為肝癌治療領域帶來新的突破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病理學系任蕙蘋教授帶領的團隊近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揭示循環小細胞 […]
在家採樣檢測 HPV 助早篩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是本港常見癌症及香港女性致命癌症之一,據世衛資料,95%子宮頸癌病例由HPV引發。除了傳統HPV和柏氏 […]
乙型肝炎民間篩查見成果 梁熙籲政府資助市民篩查
民建聯衛生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梁熙早前與社區組織銀騎士,於去年10月在柴灣漁灣邨舉辦「乙型肝炎社區篩查活動」 […]
香港科技園公司與美國默沙東藥廠攜手為製藥業界創造以數據驅動的新方案
(香港,2023 年 8 月 11 日) –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夥拍美國默沙東藥廠(默沙東)舉辦「醫 […]
大灣區醫療專業發展協會成立 推動粵港澳醫療合作
大灣區醫療專業發展協會昨日在香港舉行成立典禮,全國政協常委高永文榮任該會榮譽會長。協會旨在推動香港與大灣區醫療 […]
浸大發現草藥提取化合物「異甘草素」具備治療胰臟癌潛力
一項由香港浸會大學(浸大)科學家領導的研究發現,從中草藥「甘草」提取的一種類黃酮物質「異甘草素」,可抑制胰臟癌 […]
莫德納默沙東皮膚癌疫苗 開始招募後期研究受試者
(路透華盛頓26日電)美國莫德納藥廠今天宣布,已開始招募參與後期研究的患者,以評估該藥廠和默沙東集團合作研發的 […]
宏利香港推出「活耀人生危疾保PRO」 提供市場首創的末期癌症治療保障
宏利香港推出「活耀人生危疾保PRO」 提供市場首創的末期癌症治療保障[1] · 憂慮醫療成本上漲的客戶,提供保 […]
養和早餐分享會 新一代放射治療: 質子治療的臨床優勢及其在其他先進國家的趨勢/應用
質子治療有效提升腫瘤控制的同時,又可以降低治療副作用,絕對係癌症病人一大喜訊! 我們很榮幸受邀出席早前養和醫院 […]
港大醫學院發現引致胃癌化療耐藥性和腫瘤復發的新分子機制 揭示治療的可行方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馬桂宜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首度發現導致胃癌患者對化療藥物產生耐藥性 […]
中大在大中華地區首次引入嶄新組合式機械人手術系統 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術效果滿意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泌尿科手術團隊於今年5月引入嶄新的組合式機械人手術系統,並進行了該新型手術系統在大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