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臨床腫瘤專科 > 陳亮祖醫生 > 血尿腰痛或是腎癌警號 及早求醫莫遲疑

血尿腰痛或是腎癌警號 及早求醫莫遲疑

11-12-2019

血尿腰痛或是腎癌警號 及早求醫莫遲疑

11/12/2019

儘管腎癌並非本港十大常見癌症,惟過去十年發病數字上升約一半,2017年新增個案更超過700宗1,情況不容忽視。由於腎臟具有排毒代謝的功能,可排走化療藥物,以致治療晚期腎癌具有一定難度。臨床腫瘤科專科陳亮祖醫生指出,隨著更多藥物治療組合的出現,晚期腎癌疾病管理已有不少進展。

早期腎癌有望透過手術根治

陳醫生稱,腎癌的病徵包括血尿、腰痛、腰側出現腫塊和發燒等。早期腎癌可透過手術切除腫瘤達到根治的目標。正常人體有兩個腎臟,即使切除一邊腎臟,餘下的腎臟仍足夠應付身體的代謝功能 。

根據陳醫生的臨床經驗,亦有個別腎癌個案沒有明顯病徵,而且病情於確診時已屆晚期,並出現轉移,病人未必能以手術完全切除腫瘤。可幸的是,隨著醫學科技推陳出新,現有更多腎癌治療方案可供應用。

晚期腎癌的系統性治療 或有望控制病情

晚期腎癌的治療目標為減慢病情惡化速度、改善患者生活質素及延長其壽命。以往晚期腎癌治療以干擾素為主,惟其成效強差人意,副作用亦大;而腎癌對化療的反應亦欠佳2,故當時腎癌的治療選擇有限。直至標靶藥面世,晚期腎癌的疾病管理才稍有突破。

陳醫生解釋,標靶藥的主要功能為截斷腫瘤的血液供應,或阻斷癌細胞生長訊號的傳遞,令其停止生長而死亡;而標靶藥對腫瘤控制較以往的治療理想,約三分一中至高度風險的晚期腎癌病人的腫瘤縮小達百分之二十或以上3,近半病人在病情無惡化下能存活接近一年4。然而,因標靶藥具有抗血管新生的功能,有可能令部分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出現中風、心肌梗塞的情況。至於其他較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血壓增高、腹瀉、白血球數目下降和口腔黏膜潰瘍等。陳醫生呼籲病人若出現任何不良反應,應及時和醫生溝通,作出適當處理。

癌症免疫治療成另一治療方向

繼標靶藥物治療後,近年治療晚期腎癌亦有突破性的進展,令癌症免疫治療成為晚期腎癌患者的另一治療選擇。陳醫生表示,癌症免疫治療的用藥原理和標靶藥不同,它旨在重啓免疫系統對抗癌症,而非直接攻擊腫瘤。目前有多於一種癌症免疫治療藥物應用於晚期腎癌治療。其中一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阻截癌細胞表面的PD-L1蛋白與免疫細胞上的PD-1蛋白結合,使免疫細胞恢復辨認及消滅癌細胞的能力。另一種抑制劑則可阻截癌細胞使免疫系統變得不活躍的CTLA-4信號通路,令免疫細胞能再次活躍起來,重拾抗癌力,清除癌細胞。

免疫治療的副作用包括疲倦、腹瀉、皮膚紅疹等;較嚴重的有器官炎症,需透過跨專科團隊處理。陳醫生建議病人在接受治療時,應多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若出現不適,應馬上咨詢醫生意見。陳醫生表示,醫生會因應病人的情況建議合適的用藥組合,可望助部份中至高度風險的晚期腎癌病人在病情無惡化下延長存活。

總括來說,癌症免疫治療為晚期腎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療選擇,而不同的針對免疫系統的機理可相輔相成,多角度打擊腫瘤,或可令病情得以長期受控,亦有望讓患者享有良好的生活質素,如常生活。最後,陳醫生提醒,早期發現和治療始終是腎癌良好預後的關鍵,要是出現血尿和腰痛等相關腎癌徵狀時,應提高警覺,及早求醫,把握治療時機。

1 Cancer Statistic Query Systems, Hong Kong Cancer Registry, Hospital Authority. https://www3.ha.org.hk/cancereg/allages.asp. Accessed on 7 Nov 2019.
2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Chemotherapy for Kidney Cancer. https://www.cancer.org/cancer/kidney-cancer/treating/chemotherapy.html Accessed on 21 September 2019.
3 Rini B, et al. Sunitinib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Clinical Outcome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Datebase Consortium Risk Group. Clinical Genitourinary Cancer, 16(4), 298-304.
4 Nivolumab plus Ipilimumab versus Sunitinib in Advanced Renal-Cell Carcinoma, N Engl J Med 2018; 378:1277-1290.

 

原文: Topick

陳亮祖醫生

( 臨床腫瘤專科 )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人生課題(四)晚期癌症病人之心肺復甦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在營養問題方面的考慮。這一回就跟大家淺談心肺復甦與否的決定吧!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 […]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
人生課題(三)晚期癌症病人之營養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可能需要決定會否在病人進食得不良好時接受人工營養。明白眼見自己、或眼見家人日漸消 […]
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
唔知大家睇咗《毒舌大狀》未呢?戲入面有一個非常有趣嘅醫學問題: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飲完會死得 […]
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
電影《給十九歲的我》嘅公關災難簡直喺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嘅最佳反面教材。 用外科醫生嘅 […]
人生課題(二)給晚期病人照顧者的鼓勵說話
上一回跟大家提到與晚期病人溝通時要注意的技巧。明白照顧者一方面要照顧病人,另一方面要兼顧自己的身體和情緒可能會 […]
預防皮膚癌 — 滑雪也記得要防曬
自從香港出入境的防疫政策放寬,再遇上聖誕和新年的長假期,身邊的朋友同事能外遊的都出遊了。前天跟一位剛從北海道滑 […]
抗癌路上病友需要怎樣的社交支援?
當病友獲診斷患上癌症時以至治療過程中,都會感到情緒低落、無助。相信這個時候,大家都可能會找家人朋友去傾訴,從而 […]
談醫療疏忽刑事化(二)
上回說到醫療誤殺案件控辯雙方的爭議大多圍繞兩點:有關的醫療疏忽是否直接導致病人死亡,以及該疏忽行為是否魯莽、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