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中醫 > 黃韻婷博士 > 癌症治療期望與現實

癌症治療期望與現實

19-10-2018

癌症治療期望與現實

文章來源:信報
19/10/2018
1

癌症是香港人的頭號殺手。單在2017年,死於惡性腫瘤就有1.4萬人,佔總死亡人口的31%。對於癌症的治療,在香港主流是採用西醫治療,例如手術切除、放化療、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

有調查顯示,患癌病人在接受西醫治療期間,近六成人同時向中醫求診。其實中醫治療癌症已有悠久的歷史,近代因內地各省或巿級中醫院的建立,對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症進行系統和深入的研究,不但累積了大量的臨床經驗,而且療效得到廣泛的認同,使得中醫藥在癌症治療上能擔當互補角色,近來亦在世界舞台上得到明確的肯定。

在華人文化中,中醫的作用是調理,有不少病人希望藉着喝中藥或針灸可抵消或減低治療對身體的各種副作用。實際上中醫藥除了能減輕病人在化療期間出現的副作用外,更是許多末期病人的另一個選擇。

西醫以現代科技例如癌指標,PET-CT、MRI或各種病理組織檢查等為癌症病人確診,而中醫是利用望、聞、問、切的方法了解病人身體狀況,配合病人症狀的不適作為診斷依據。

古代中醫對腫瘤的認識可分為五方面,包括病灶、症狀、病因、預後及鑑別。當中的病灶,古代中醫理解為「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狀……毒根深藏,穿孔深里」,意指癌像岩石狀,有毒根深藏於體內。古代中醫認為腫瘤的病因是「夫癰疽瘡腫之所作也,皆五臟六腑蓄毒不流則生矣,非獨因榮衛壅塞而發者也」,意指某種腫瘤的發生與臟腑功能失調,毒蓄體內,氣血不行有關。

中醫藥五大作用

因內地的醫療體制跟香港不同,加上國內中醫院豐富的臨床經驗,早已建立癌症治療的臨床指南。任何癌症若早期診斷,金標準是盡快以手術切除。

另外,中醫藥(包括針灸)在癌症治療上有五大作用:

  1. 預防和治療癌前病變
  2. 加速腫瘤手術後康復,減少併發症
  3. 放、化療期間減少毒性,提高完成率
  4. 術後、放、化療後穩定病情,提高長期效果,減少復發轉移
  5. 針對晚期癌症病患,不能手術及放、化療時,中醫藥能改善症狀,提高生存質量並延長生存期。

不論是癌變前期或是晚期不適合進行放、化療的腫瘤,中醫藥都能參與其中,為病人提供協助。

勿盲目相信神醫

扶正袪邪是中醫治療腫瘤的大原則。現代中醫會根據病人正在進行的西醫治療作出調整,以配合西醫的治療並減少病人的不適。對於術後易出現轉移的高危病患,中醫能減少發生轉移的機會;對於治療後病情穩定的患者,中醫能協助維持現狀;化療期間會出現的不良反應,如渾身乏力、食慾不振、腹脹、嘔吐、血象下降等症狀,中醫藥能本着扶正培本的原則減輕以上症狀及長期使用強效西藥可能對身體造成的損害。

最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晚期且不適合進行手術及放、化療者,中醫或可穩定病情、減輕身體症狀不適、延長生命及提高生存質量。某程度上而言,中醫成為晚期患者的最後希望。臨床治療的數據上亦明確顯示中醫藥能夠延長生存期及大大改善生存質量。

此外,很多人患癌後病急亂投醫,盲目相信所謂的偏方秘方,在此需要明確指出,坊間流傳的補品、秘方及無名神醫不單毫無根據,且對病人構成重大生命危險。病人不斷在巿面上尋求所謂神醫的治療,會使病情惡化或出現併發症,造成惡性循環,最後受傷害的只是病人。註冊中醫師會為病人提供全面的調理及治療方案,若使用得宜,配合西醫的治療後只會是相得益彰。唯有透過加強中醫及西醫之間的溝通,以及確保多專業溝通質素,才能使癌症病人在漫長的治療之中得到最完善的照顧。

 

黃韻婷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及
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城中活動

2024-01-10 11:45 上午 M+博物館免費藏品導賞遊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首個獲得FDA授權的多種癌症基因試測
美國食品及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剛授權美國遺傳資訊公司Invitae在市場上推廣一種能同時檢測多種癌症遺傳基 […]
網上直播 | 乳腺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網上直播 |乳腺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是由香港大學知 […]
【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2/23
2023年8月26日 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 香 港 […]
【卵巢癌】「卵巢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2/23
2023年9月30日 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 香港大 […]
【骨與軟組織肉瘤】 「如何進行骨與軟組織肉瘤的多學科診治?讓我們來聽聽專家們怎麼說,基本方法和新方法!」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3 年 7 月29 日北京時間晚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 香  […]
抗癌自碘?— 拆解都市急性盲搶鹽現象
自周四起日本政府力排眾議將核廢水排放至大海,網上廣泛流傳食碘鹽可以抗輻射,即使食物安全中心馬上在社交平台撰文澄 […]
偏方我見
以前有位醫學院教授講過一句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嘅說話:「如果一個病有好多方法去醫,代表無一個方法係最好。」 道理其 […]
乳房和甲狀腺雙重癌症
乳癌和甲狀腺癌都是香港十大常見癌症,然而同時間患上這兩種癌症的機會率是多少?是基因作怪,還是源於其他外在因素? […]
飲食戒糖餓死腫瘤? 癌魔更愛脂肪胺基酸
筆者曾寫了3篇關於癌症和糖之關係的文章,詳細解釋了「癌症食糖」這種講法的來源,當中理據和坊間一些謬誤,也闡述了 […]
【鼻咽癌】 「鼻咽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9月24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四期—“鼻咽癌的預防和治療, […]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5月21日北京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九期—“診療前列腺癌,多學科專家怎 […]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7月31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一期—“診療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