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本地醫療快訊 / 癌症資訊網編輯室 > 談癌症基因檢測與歧視

談癌症基因檢測與歧視

03-05-2018

癌症基因檢測與歧視

 

文:Stella / 癌症資訊網
照片:癌症資訊網

 

 

癌症源自基因突變成病,正常細胞在複製過程中出錯變異,形成不受控制的癌細胞。然而隨著醫療科技日新月異,科學家完成人類遺傳基因組排序圖譜,開展生命之謎的探索,癌症基因檢測技術應運而生。備受矚目的基因測試湧現市場的同時,衍生的歧視問題亦不能忽視。是次《腫瘤精準醫療防範基因歧視》座談會於本月20日假 The Mira Hong Kong 隆重舉行,出席的醫療業界代表多不勝數,為香港醫療發展以至產生的歧視問題提出寶貴意見,並促請各界討論發聲,以達至多方平衡發展。

 

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也可稱為個人化治療,透過不同形式的基因檢測技術得出個人化基因資料,配對最合適的疾病治療方案,帶領癌症患者從以往一體化治療(One size fits all) 走到個人化治療。養和醫院醫學遺傳科主任林德深醫生認同精準醫療的重要性:「若能夠精準地檢測人類基因變異,定能解決基因變異如何影響身體細胞及系統、醫療工作如何配合、如何界定家族遺傳病、以至病人及早檢驗和治療疾病等問題。」

 

從前的治癌策略都離不開一體化(One size fits all)的化療,所有人用相同的治療方案,成效固然難以控制。但若然從基因檢測知道哪些基因出現了問題,醫生再處方針對性的個人化治療,不但減少檢驗的時間、治療效果得以提升,副作用亦會減少。行動基因技術長陳淑貞博士表示:「基因測試在癌症病人身上有幾個重要用途:第一,利用基因測試,我們得知腫瘤對哪些藥物非常敏感或哪些藥物有抗藥性。根據結果,醫生可以為病人選擇最合適的治療策略。第二,追蹤病人的治療情況。由於基因突變通常只發生在腫瘤細胞,所以這些突變便成為追蹤腫瘤的重要標誌。當病人經過癌症治療後,突變基因的細胞數量增加或減少,正正反映了治療的效果。第三,監控疾病。有些病人過了一段時候後,癌病復發。過去我們都用影像如電腦掃描(CT)、磁力共振(MRI)、正電子掃描(PET SCAN)等方式監察病人復發情況。但基因檢測中的液體活檢(Liquid Biopsy)技術,靈敏度比影像大概早34個月便得知病人復發情況,病人得以及早接受治療。第四,偵測抗藥性。病人使用標靶藥物一段時間後或會出現抗藥性,那些抗藥性可能是來自病人某些基因再度突變。技術人員從血液中發現病人的抗藥性微點,醫生便能及時轉換針對性藥物。」除此以外,基因檢測技術對遺傳性癌症患者而言亦大大提高了治癒率。臨床腫瘤科專科區兆基醫生明言:「若他們預早知道有這類遺傳基因突變,便能及早預防,同時治療效果亦會提升。」

 

縱然基因檢測的出現,為癌症治療開拓了個人化治療的新領域,當中牽涉的歧視問題卻成為精準醫療發展的阻礙。部分病人擔心基因檢測獲取大量病人資訊,如次世代基因排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技術能一次檢測二萬多個基因,會令歧視問題蔓延至工作環境、學校、醫療體制、購買保險、甚至家族中。林醫生認為:「要防止歧視情況發生,不單是政府,整個社會都有責任參與討論。各持份者都應提出意見,了解情況到了甚麼程度,如何監管和立法等。」事實上,《香港人權法案條例》(香港法例第 383 章)大致上已訂明所有人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而法律亦應該禁止由任何因素產生的歧視行為,當中包括:性別歧視、殘疾歧視、家庭崗位歧視、種族歧視。當中法例能否全面保障使用基因檢測的病人亦有賴社會大眾繼續討論。

 

在確保癌症病人的資料受到法律保障以先,新加坡國立大學癌症中心資深顧問李素琴醫生更提到提高病人治療機會的必要性:「我們有新的檢測科技,知道遺傳性癌症病人存在,有相應的藥物可作治療,亦肯定藥物治療的效果很好,但病人卻未能負擔高昂的藥費。故此,政府方面應該努力提升藥物的使用率,這才可以切實幫助病人。」

 

 

圖片1:《腫瘤精準醫療防範基因歧視》座談會於本月20日假 The Mira Hong Kong 隆重舉行,

出席的醫療業界代表多不勝數。

 

 

圖片2: 臨床腫瘤科專科區兆基醫生明言:「若他們預早知道有這類遺傳基因突變,便能及早預防,

同時治療效果亦會提升。」

 

 

圖片3: 行動基因技術長陳淑貞博士表示基因測試在癌症病人身上的重要性。

 

 

圖片4: 新加坡國立大學癌症中心資深顧問李素琴醫生提到提高病人治療機會的必要性。

 

 

圖片5: 養和醫院醫學遺傳科主任林德深醫生表示要防止歧視情況發生,

不單是政府,整個社會都有責任參與討論。

 

 

城中活動

2024-12-11 10:30 上午 禪繞白紙磚工作坊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