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醫療新知 > 基因排序和解碼研究 促進癌症個人化治療

基因排序和解碼研究 促進癌症個人化治療

11-12-2017

基因排序和解碼研究 促進癌症個人化治療

 

 

未來醫生將能夠依照個人特定的基因體特徵,研擬個人化的癌症治療計畫。法新社
 
 

近年來科學家開始從不同的角度思考癌症和癌症治療。據Mashable Asia報導,以前癌症的治療、分類和治療,總是鎖定受害的身體組織,例如乳癌就用乳癌腫瘤專用藥物,但現代醫療逐漸邁向個人化。

 

加文醫學研究所(Garvan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資訊長Warren Kaplan博士表示,癌症屬於DNA疾病,須依照病患的遺傳特徵來規劃治療,人類DNA亦即基因體共有30億對,所以每個人都長得不一樣,罹患的癌症當然也不同。

 

醫生必須研究病患的基因體,再來決定病患適合的藥物組合,有別於以往「一體適用」的癌症治療。加文醫學研究所正進行基因體的解碼和排序,讓醫生依照病患特有的遺傳特徵來量身打造治療方案。

 

Kaplan認為這種治療方式有二個好處,首先,腫瘤的遺傳特徵不同,對特定抗癌藥物的反應也不同,所以需要客製化的治療方案。其次,這些遺傳資料有助於量身打造治療方案,一來達到最佳效果,二來避免副作用。

 

不過,這種治療方式仍有障礙待克服。為個人基因體進行排序需要500GB資料量,相當於100部HD電影。Vodafone Foundation為此推出行動應用程式(App)DreamLab,以群眾外包募集自願捐贈者的資料,有助於加文醫學研究所進行癌症研究。DreamLab目前有16.5萬用戶,未來有越多人使用的話,研究團隊會越快完成研究。

 

Kaplan深信,這些資料所隱含的答案將終結癌症,未來醫生將能夠依照個人特定的基因體特徵研擬個人化治療計畫。

 

文章來自: 物聯網 / 智慧城市 

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cat=158&id=0000518234_QO01TO8G4LE9YG3QM2QDH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中大研究發現乙肝康復者的嚴重肝病併發症風險會隨時間下降 唯仍須注意患肝癌風險 建議接受長期肝癌監測
本港約54萬人患有乙型肝炎,部分人可經藥物或自身痊癒,達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清除」,成為「乙肝康復者」。香港中 […]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調查研究結果發布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 身心健康、認知及自理能力下降 研究團隊籲加強支援服務 【新聞稿2023年3月13日】 香 […]
港大生物學家揭示防止DNA受損機制 加深對癌症形成的理解
不當的細胞分裂有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因此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維持細胞分裂穩定的機制。最近,香港大學(港大)生物科學 […]
城大發現促使癌細胞擴散的蛋白質 望為癌症治療提供新治療靶點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名為「賴氨酸羥化酶1」(LH1)的蛋白質,是促使肝細胞癌和胰臟導管腺癌的 […]
中大完成全球首例機械人輔助支氣管鏡微波消融術治療肺轉移
身體不同部位的惡性腫瘤出現癌細胞轉移時,常會轉移至肺部。以傳統手術方式切除肺轉移腫瘤,很大機會造成手術創傷,而 […]
癌症病人選用新一代口服化療藥,在家治療可降低感染風險
癌症病人選用新一代口服化療藥, 在家治療可降低感染風險 疫情期間,不少病人進出醫療場所接受化療都少不免擔心受到 […]
中大發現間皮瘤的女性發病率上升 高收入國家的發病率較高
間皮瘤(Mesothelioma)由於治癒率較其他癌症低,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平均僅有8%,醫學界一直努力尋求間皮 […]
港大化學生物學家拆解一類「組蛋白修飾」 為開發相關抗癌新藥帶來曙光
由香港大學(港大)化學系李祥教授率領的研究團隊,與港大生物科學學院翟元樑博士及港大生物醫學學院黃永瀚博士和鮑秀 […]
HR+/HER2- 型 晚期乳癌治療新喜訊!
CDK4/6抑製劑的出現改變了荷爾蒙受體陽性、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陰性(HR+/HER2-)晚期乳癌治療 […]
港大醫學院發現抑癌基因缺失令乳癌治療失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腫瘤抑制基因 AKTIP缺失後會促進管腔型乳癌的生長,並增加 […]
港大生物學家及合作夥伴揭示DNA解旋機制 為癌症治療帶來新曙光
香港大學(港大)生物科學學院翟元樑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與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和法國居禮研究所的研究員共同發現了 […]
港大醫學院全球首創嶄新中期肝癌「先縮後除」綜合治療方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及臨床腫瘤學系團隊發表嶄新的中期肝癌「先縮後除」綜合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