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科學快拍︰螢光魚教我們知道皮膚癌是甚麽﹖

科學快拍︰螢光魚教我們知道皮膚癌是甚麽﹖

09-11-2017

黑色素瘤在斑馬魚的3D影像

 

在這一節科學快拍,曼徹斯特科學家新研究—「今日出版︰細胞報告期刋(Published today in the journal Cell Reports)」— 從基因學角度顯現黑色素瘤細胞如何在班馬螢光魚內合作和擴散。

 

黑色素瘤是最惡毒的皮膚癌︰病毒屬凶猛型類,能急速成長和擴散到其他身體部位,新治療法便有迫切需要,然而過去數年,基因分析顯示黑色素瘤 與很多腫瘤細胞類型 都不是相等而生。

 

事實上,組成黑色素瘤的細胞來自不同基因「偏好」— 兩種偏好基因以紅綠兩色顯示在上圖。近年,這兩種基因偏好說法符合生長和擴散病毒團作用。

 

 

     蛋白網狀物(白色)包圍了紅綠黑色素瘤細胞組成的腫瘤

 

 

Claudia Wellbrock博士領導曼徹斯特大學科學團隊發現這些不同基因細胞群組會互相配合地脫離腫瘤,擴散至身體。有興趣瞭解基因群組與細小班馬螢光魚的調查結果,可觀看以下錄像瞭解更深︰Watch a video exploring the new research

 

 

研究發現黑色素細胞製造不同數量的蛋白質,稱為「MITF」,並表現出不同行為舉止。「MITF」是蛋白質亦是標註因素,回應基因細胞的開關功能。腫瘤細胞包著許多MITF 影像是紅色的 生長迅速,然而擴散能力相對弱。另一方面,細胞盛載低量「MITF」— 似是綠色 比較活躍。不過腫瘤不會只一種細胞組成,為了找出腫瘤出了甚麽問題,曼徹斯特科學團隊混合細胞和觀察它們的活動行為,混合細胞在斑馬魚形成腫瘤,綠細胞協助緩慢擴散的紅細胞脫離腫瘤和擴散。團隊發現綠細胞主導和鼓勵紅細胞移動成擴散性獨立細胞卷宗,並維持在軌跡。

 

 

當許多固實腫瘤在一起,為了擴散開去,黑色素瘤細胞必須通過複雜分子網狀物和蛋白纖維以包圍腫瘤。只有這樣做,它們才能有效利用酶來溶化這個白色網狀物。這些酶據知是基質金屬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s)或是MMPs作為短期使用。(早前在黑色素瘤擴散個案已寫了相關內容)

 

曼徹斯特科學團隊察看到斑馬魚內的紅綠混合腫瘤細胞時,它們依靠MMPs作擴散助力,研究人員相信綠細胞可能用MMPs清理場道以讓紅細胞跟隨。這些細胞混合物宜鋪設在重要的蛋白「軌道」(在圖像的白色顯示物) 包圍紅綠細胞的腫瘤。研究人員發現紅細胞依靠它們的軌跡以逃走和脫離腫瘤。與此同時,綠腫瘤細胞作為技術工程主管停止了某主要製造軌跡的重要元素 粘連蛋白(一種蛋白) 紅細胞不再能夠脫離腫瘤。

 

未來探索

這研究提供重要線索涉及黑色素瘤細胞能互相合作以擴散全身,証明細胞與分子複雜混合如何構成腫瘤。透過關注細胞混合物,分析腫瘤細胞互動關係,科學家把重要事件拼湊,有助了解黑色素瘤細胞擴散,這項研究讓我們了解如何阻止那些細胞而邁進一步了。

原文 :
http://scienceblog.cancerresearchuk.org/2014/07/24/

 

作者 : Nick Peel
翻譯 : 阿 C 

參考資料︰Chapman A, et al. (2014). Heterogeneous Tumor Subpopulations Cooperate to Drive Invasion, Cell Reports, DOI: 10.1016/j.celrep.2014.06.045

轉載標示:如轉載時請標明文章出處 癌症資訊網 ,並將文章連結提供給讀者。

 


本網站英國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 UK)合作, 獲授權翻譯和轉載中文版內容。「她」聯合英國過百個慈善機構、許多醫護界和科學專家等集中癌症範疇研究,內容涉及先進醫療科技、資訊、癌症新趨向與標靶藥物等,期望找出腫瘤病源和醫治方法,除了能及早醫治外,還有助增加癌症病人存活率。
https://www.cancerresearchuk.org/

城中活動

2025-08-24 2:30 下午 「癌症病人北上就醫」講座
2025-08-02 2:00 下午 【癌症講座】肝癌營養知多D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有誰共鳴】 嘉賓:余思遠醫生
心胸肺外科專科醫生余思遠最近在商業電台節目《有誰共鳴》中分享了他的故事。他揭示了學醫背後那段孤獨而又艱辛的旅程 […]
【有誰共鳴】 嘉賓:Christine Fok
Christine 發現患有四期胰臟癌時,未有即時向相依為命的爸爸道明一切。爸爸看見她日漸消瘦,她也辯稱自己減 […]
【有誰共鳴】 嘉賓:黎逸玲醫生
《有誰共鳴》節目有外科專科醫生黎逸玲醫生同大家分享行醫二三事。 有些人會覺得醫生每日面對生死,可能早已沒甚感覺 […]
【有誰共鳴】 嘉賓:音樂治療師 Hugo
音樂治療師 Hugo 細細個嘅時候,並唔係大家想像咁鍾意音樂。後來有一年喺英國讀書,開始摸索自己喜歡嘅音樂⋯⋯ […]
【justwannasay】獻給所有受癌症影響的每一位
  這是屬於我們的旅程 不知不覺中,突然就開展了與癌症共舞的訓練人生。 漸漸發現原來我的天賦之一就是 […]
戰勝食管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2025年1月25日,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GCOG), 香港大學 […]
容許犯錯:成長的必經之路
多謝@drip_music_records 的邀請、有機會和幾位音樂達人分享我對藝術治療的一些看法,相信再多的 […]
基因檢測好有用 幫你對症下藥治療轉移性大腸癌
隨著醫學不斷發展,近年有愈來愈多新藥面世,晚期的轉移性大腸癌的治療亦出現很大的改變,特別對腫瘤細胞進行基因檢測 […]
【腦腫瘤關注月】甚麼是腦膜瘤?|鄒淑韻醫生
甚麼是腦腫瘤? 腦部大約可分為大腦、小腦、腦幹。大腦扮演人體機能總指揮,左右兩邊各有四個組成部分,包括額葉、頂 […]
痱滋與舌癌 | 黎逸玲醫生
舌癌的可怕之處,在於舌頭是維持生活品質其中一個重要的器官。舌頭幫助我們說話構音、咀嚼、吞嚥和感受味覺。不少病人 […]
提供另類療法是無牌行醫嗎? | 黎逸玲醫生
有美容中心負責人涉嫌勸喻三位癌症病人不要向私人醫生求診和服用化療藥,又替他們進行心靈治療、磁療法和回春療法,收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黃韻婷博士
🏃🏻個人簡介 Dr Wendy 黃韻婷博士 |香港註冊中醫師   🏅活動期望 / 心聲 忙到裙拉褲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