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编者的話(53) : 2016, 回顧

编者的話(53) : 2016, 回顧

26-12-2016

 

 飛快地過了一年。


來到這個年纪,總會有些奇想能夠把時間停住. 不論生活上遇到的是悲是喜, 留於心底的也是永恆無價的。計劃寫一篇2016的回顧之前, 懷念與我們一起走過睛天雨天的老友, 縱使呼吸已化為了空氣, 在我看來, 活在我們心中的人不曾離開過。

這一年我們做了很多項目, 真的很多. 畢竟我們並不是資源雄厚的大機構。每一件事情, 由構想, 策劃以至前缐上執行, 細微至一支筆一次運輸的安排也不外乎我們幾個人. 借這個機會讚揚背後幾位默默無言的付出者, 沒有你們的参與,再大的理想也只是空談。

Christina Yeung, Sam Liu, Helen Law, Katy Chan and our volunteers, Thank you very much.

2016年, 
我們共舉辦了24場公衆教育講座.
 
15個不同主題的工作坊
 
超過20條的公衆教育記錄片 / 動畫 / 微電影創作 
 
於6間公立醫院, 巡迴舉辦我們的真實故事微電影展覽 
 
於尖沙咀文化中心舉辦乳 . 妳畫出愛 學員作品展 ( 將於2017在個别醫院持續展出 ) 
 
出版有營同路人癌症患者飲食手記 
 
出版 乳 . 妳畫出愛 填色畫册
 
持續與不同單位合作,「留住這時情」免費相集攝影計劃 
 
< 漂書活動 >啟動 
 
「不倒騎士」台灣環島單車活動 
 
話劇, 我們都是生命裡的青蔥鬥士 
 
''愛心頭巾''製作工作坊 

等等.
 
 

 
以上的不是標題黨不是口號, 是我們實實在在於2016年完成的項目. 當中仍未計算與其他友好组織合作的義工活動, 參與不同媒體的訪問, 報導或新聞發佈會. 

還有最重要的部份, 
持續更新癌症資訊網的内容, 確保訊息的準確和實用. 非常感謝各方友好團體, 各專科醫生給予的寶貴意見. 

這好比编寫字典的藍海計劃,曾經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今天看來好像望得見终點, 回頭看我亦不太清楚如何做得到, 或許真的存在著無數的明星, 為我們的旅程閃耀吧~  

编輯 ( 26-12-2016 )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 謝耀昌醫生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2020年醫管局數據顯示,大腸癌為本港十大常見癌症, […]
人生課題(四)晚期癌症病人之心肺復甦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在營養問題方面的考慮。這一回就跟大家淺談心肺復甦與否的決定吧!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 […]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
人生課題(三)晚期癌症病人之營養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可能需要決定會否在病人進食得不良好時接受人工營養。明白眼見自己、或眼見家人日漸消 […]
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
唔知大家睇咗《毒舌大狀》未呢?戲入面有一個非常有趣嘅醫學問題: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飲完會死得 […]
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
電影《給十九歲的我》嘅公關災難簡直喺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嘅最佳反面教材。 用外科醫生嘅 […]
人生課題(二)給晚期病人照顧者的鼓勵說話
上一回跟大家提到與晚期病人溝通時要注意的技巧。明白照顧者一方面要照顧病人,另一方面要兼顧自己的身體和情緒可能會 […]
預防皮膚癌 — 滑雪也記得要防曬
自從香港出入境的防疫政策放寬,再遇上聖誕和新年的長假期,身邊的朋友同事能外遊的都出遊了。前天跟一位剛從北海道滑 […]
抗癌路上病友需要怎樣的社交支援?
當病友獲診斷患上癌症時以至治療過程中,都會感到情緒低落、無助。相信這個時候,大家都可能會找家人朋友去傾訴,從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