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無懼痛楚 笑對癌魔

無懼痛楚 笑對癌魔

10-04-2016

 眼前七十五歲的王先生聲線雄渾有勁,誰知道他正值肺癌復發,得要重新踏上艱巨的抗癌之路。


化療辛苦 嚥粥也痛

王先生前年發現患肺癌,「當時其實沒有甚麼病徵,只是連續多日發低燒。至第五天時,太太催促我去看醫生,接受X光檢查,看到肺部有黑影,被安排入院觀察。」經醫生的詳細檢查後,王先生被確診肺癌,屬2A期。醫生安排王先生立即接受手術切除腫瘤,其後為他化療。

王先生表示,「整個療程最辛苦的,是口腔潰爛,即使吃粥水也痛徹心扉,但為了有足夠的體力『打仗』,只能忍着痛把粥水灌下去。」

雖然說是「最痛」的經歷,但王先生仍然積極面對。「哈哈,說真的,在癌症病房內,人人都各自各『精彩』,總有一些問題,我已經不是最慘的一個了,還有其他病友情況比我更差,也在努力對抗癌魔。我覺得甚麼情況也好,最重要是自己看開一點,思想便能正面一些。」

尋求協助 紓減壓力

看來,最能令王先生保持中氣十足、笑容滿臉,就是樂觀的態度和感恩的心吧!

癌症的衝擊實在太大,不是每個人都能這樣樂觀,若患者和家人需查詢有關治療、營養、護理和康復的貼士或尋求情緒疏導,不妨致電3921 3777,與本會「癌症家庭支援計劃」註冊護士和社工詳談。該計劃協助癌患家庭適應因癌症帶來的生活轉變,減輕壓力和困擾,重新主導生活,提升生活質素。服務費用全免。

香港防癌會

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60407/00176_103.html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
人生課題(三)晚期癌症病人之營養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可能需要決定會否在病人進食得不良好時接受人工營養。明白眼見自己、或眼見家人日漸消 […]
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
唔知大家睇咗《毒舌大狀》未呢?戲入面有一個非常有趣嘅醫學問題: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飲完會死得 […]
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
電影《給十九歲的我》嘅公關災難簡直喺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嘅最佳反面教材。 用外科醫生嘅 […]
人生課題(二)給晚期病人照顧者的鼓勵說話
上一回跟大家提到與晚期病人溝通時要注意的技巧。明白照顧者一方面要照顧病人,另一方面要兼顧自己的身體和情緒可能會 […]
預防皮膚癌 — 滑雪也記得要防曬
自從香港出入境的防疫政策放寬,再遇上聖誕和新年的長假期,身邊的朋友同事能外遊的都出遊了。前天跟一位剛從北海道滑 […]
抗癌路上病友需要怎樣的社交支援?
當病友獲診斷患上癌症時以至治療過程中,都會感到情緒低落、無助。相信這個時候,大家都可能會找家人朋友去傾訴,從而 […]
談醫療疏忽刑事化(二)
上回說到醫療誤殺案件控辯雙方的爭議大多圍繞兩點:有關的醫療疏忽是否直接導致病人死亡,以及該疏忽行為是否魯莽、荒 […]
人生課題(一)至親與晚期病人的溝通技巧
與病人走到人生最後一段路程的時候,至親可能會不知道如何與病人好好一起走過這段路程。但同時知道至親都很希望最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