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自己嚇自己

自己嚇自己

01-02-2016

 

 癌症,被喻為現代人類的主要殺手,一般人聞癌色變,得悉自己患上癌症,便彷彿被宣判死刑。由確診那一瞬間,腦海一片空白,以至震驚、無法接受、憤怒、討價還價、抑鬱……未被癌症殺死,已先被自己固有的錯誤觀念嚇個半死。

 

未打便認輸?怎對得住自己?怎對得住鄉親父老?詩聖杜甫有云:「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無奈,但至少出師打過。未打便認輸,豈不變成「未曾出師已嚇死,長使家人淚滿襟」?

 

其實,癌症就如糖尿病、坐骨神經痛等慢性疾病,治療過程也是漫長和不無痛苦的,但何以一般人不會被「糖尿病」和「坐骨神經痛」這兩個病症名稱嚇壞?這是由於普羅大眾對「癌症」的看法存有謬誤。無疑,癌症的確會為患者及其家屬帶來各方面的壓力,起居生活也會出現突如其來的改變。然而,隨著醫學的進步,癌症再也不是絕症,更不等於死亡(筆者極其量只會稱它作「頑疾」)。

 

如果將治療癌症的過程比喻為打仗,那麼,「知己知彼」才能打有把握的仗。要知道自己所患的是哪一類癌症,是原發的還是擴散的?要知道自己將要接受那些檢查和治療,以及由此產生的副作用……相信你的主診醫生,總有醫治方法的,需要時尋求第二意見也無可厚非。

 

筆者見過不少病友,與癌症交手,縱然有過放棄的念頭,但牙關一咬,結果踏上康復之路,並以自身的經驗幫助有需要的人,與同路人互相扶持和鼓勵,將愛心和正能量發放出去。

 

給自己的生命一個交待吧!不要自己嚇自己,也不要未打便認輸,積極樂觀地面對和活好每一天。無論結果怎樣,「那美好的仗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已經跑盡了」,無憾了!

 

 

Helen YC Law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將遭人迫害之境,轉化為正向能量,把磨難化為祝福,是做人的最高氣慨和境界。將遭人迫害之境,轉化為正向能量,把磨難化為祝福,是做人的最高氣慨和境界。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人生課題(四)晚期癌症病人之心肺復甦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在營養問題方面的考慮。這一回就跟大家淺談心肺復甦與否的決定吧!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 […]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
人生課題(三)晚期癌症病人之營養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可能需要決定會否在病人進食得不良好時接受人工營養。明白眼見自己、或眼見家人日漸消 […]
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
唔知大家睇咗《毒舌大狀》未呢?戲入面有一個非常有趣嘅醫學問題: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飲完會死得 […]
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
電影《給十九歲的我》嘅公關災難簡直喺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嘅最佳反面教材。 用外科醫生嘅 […]
人生課題(二)給晚期病人照顧者的鼓勵說話
上一回跟大家提到與晚期病人溝通時要注意的技巧。明白照顧者一方面要照顧病人,另一方面要兼顧自己的身體和情緒可能會 […]
預防皮膚癌 — 滑雪也記得要防曬
自從香港出入境的防疫政策放寬,再遇上聖誕和新年的長假期,身邊的朋友同事能外遊的都出遊了。前天跟一位剛從北海道滑 […]
抗癌路上病友需要怎樣的社交支援?
當病友獲診斷患上癌症時以至治療過程中,都會感到情緒低落、無助。相信這個時候,大家都可能會找家人朋友去傾訴,從而 […]
談醫療疏忽刑事化(二)
上回說到醫療誤殺案件控辯雙方的爭議大多圍繞兩點:有關的醫療疏忽是否直接導致病人死亡,以及該疏忽行為是否魯莽、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