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癌的啟示:非吸煙者也患肺癌 女性高危

癌的啟示:非吸煙者也患肺癌 女性高危

09-10-2015

 

 吸煙無疑是導致肺癌的最大成因,研究顯示吸煙者較非吸煙者罹患肺癌的機率高二十倍,但這並不代表不吸煙便絕不會患上肺癌。據統計,肺癌患者當中有一成至一成半人士從未吸煙,其中以女性居多。


非吸煙者患上肺癌的成因:

一、二手煙/空氣污染

二手煙或工廠廢氣會增加空氣中的致癌物質。最微小的致癌粒子也會大大提高患肺癌風險。所以很多國家及地區包括香港都已經實施禁煙條例,研究指出與吸煙者同住的非吸煙者會增加二至三成的患癌風險。

二、氡氣

長期暴露於氡氣中,是非吸煙者罹患肺癌的主要原因。氡氣是一種在大氣中自然存在的放射性氣體,一般在戶外的讀數是對人體無害的,但有時會集中在一些含有天然鈾礦的土壤中。如果長期居住在受氡氣污染的房子裏,患上肺癌風險隨之增加。

三、基因突變

亞洲的非吸煙患者若所患的是肺腺癌,有六成個案是因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 出現突變而衍生出來,此比例遠較歐美國家為高。

三分二癌症 不煙酒正常飲食可預防

癌症雖沒有百分百的預防方法,但有三分之二的癌症是能透過不吸煙不喝酒和正確飲食習慣來預防,所以從小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對預防癌症有莫大的幫助。

香港防癌會將於十月二十四日於溫莎公爵社會服務大廈舉行肺癌專題講座,由臨床腫瘤科李浩勳醫生主講。有興趣人士可致電3921 3831查詢及報名。

香港防癌會教育主任 張馨允

 

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51008/00176_103.html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
人生課題(三)晚期癌症病人之營養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可能需要決定會否在病人進食得不良好時接受人工營養。明白眼見自己、或眼見家人日漸消 […]
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
唔知大家睇咗《毒舌大狀》未呢?戲入面有一個非常有趣嘅醫學問題: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飲完會死得 […]
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
電影《給十九歲的我》嘅公關災難簡直喺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嘅最佳反面教材。 用外科醫生嘅 […]
人生課題(二)給晚期病人照顧者的鼓勵說話
上一回跟大家提到與晚期病人溝通時要注意的技巧。明白照顧者一方面要照顧病人,另一方面要兼顧自己的身體和情緒可能會 […]
預防皮膚癌 — 滑雪也記得要防曬
自從香港出入境的防疫政策放寬,再遇上聖誕和新年的長假期,身邊的朋友同事能外遊的都出遊了。前天跟一位剛從北海道滑 […]
抗癌路上病友需要怎樣的社交支援?
當病友獲診斷患上癌症時以至治療過程中,都會感到情緒低落、無助。相信這個時候,大家都可能會找家人朋友去傾訴,從而 […]
談醫療疏忽刑事化(二)
上回說到醫療誤殺案件控辯雙方的爭議大多圍繞兩點:有關的醫療疏忽是否直接導致病人死亡,以及該疏忽行為是否魯莽、荒 […]
人生課題(一)至親與晚期病人的溝通技巧
與病人走到人生最後一段路程的時候,至親可能會不知道如何與病人好好一起走過這段路程。但同時知道至親都很希望最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