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癌的啟示:初經年紀愈細 乳癌風險愈高

癌的啟示:初經年紀愈細 乳癌風險愈高

27-07-2015

( 網络圖片 )

 女性賀爾蒙的變化,與癌症有着重大的關係。


婦女患乳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因素,與體內雌激素水平有關。第一次月經出現的年齡愈小,即乳腺組織暴露於高水平雌激素的年數愈多,風險愈高。同樣,更年期較遲出現的婦女,由於乳腺暴露於雌激素的時間增加,患乳癌的風險也隨而增加。絕經後接受賀爾蒙補充療法 (通常是為了減輕潮熱等症狀)的婦女,她們患某些癌症如乳癌的風險會增加。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結論是,結合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口服避孕藥,以及結合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賀爾蒙補充療法都對人類有致癌性。若干研究已表明,使用口服避孕藥可輕微和短暫地增加患乳癌的風險。然而,口服避孕藥的使用卻可長期降低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的風險。

運動可平衡賀爾蒙分泌

然而,女士若首次懷孕是足月並發生在較年輕的時候,日後罹患乳癌的風險會下降,這可能由於乳腺上皮細胞分化增加而變成熟的原故。而生育小孩的數目以及為期一年的餵哺嬰孩,同樣可降低這種風險。亦有研究發現運動可控制賀爾蒙分泌的平衡,有助減低患乳癌等風險。

香港防癌會將於8月1日(六)下午2:30假醫管局大樓舉辦婦科癌講座,由專科醫生講解子宮頸癌、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的徵狀及治療,並有物理治療師分享運動防癌的益處。費用全免,查詢及報名請電39213831。

香港防癌會高級教育主任 李周翠娥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
人生課題(三)晚期癌症病人之營養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可能需要決定會否在病人進食得不良好時接受人工營養。明白眼見自己、或眼見家人日漸消 […]
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
唔知大家睇咗《毒舌大狀》未呢?戲入面有一個非常有趣嘅醫學問題: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飲完會死得 […]
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
電影《給十九歲的我》嘅公關災難簡直喺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嘅最佳反面教材。 用外科醫生嘅 […]
人生課題(二)給晚期病人照顧者的鼓勵說話
上一回跟大家提到與晚期病人溝通時要注意的技巧。明白照顧者一方面要照顧病人,另一方面要兼顧自己的身體和情緒可能會 […]
預防皮膚癌 — 滑雪也記得要防曬
自從香港出入境的防疫政策放寬,再遇上聖誕和新年的長假期,身邊的朋友同事能外遊的都出遊了。前天跟一位剛從北海道滑 […]
抗癌路上病友需要怎樣的社交支援?
當病友獲診斷患上癌症時以至治療過程中,都會感到情緒低落、無助。相信這個時候,大家都可能會找家人朋友去傾訴,從而 […]
談醫療疏忽刑事化(二)
上回說到醫療誤殺案件控辯雙方的爭議大多圍繞兩點:有關的醫療疏忽是否直接導致病人死亡,以及該疏忽行為是否魯莽、荒 […]
人生課題(一)至親與晚期病人的溝通技巧
與病人走到人生最後一段路程的時候,至親可能會不知道如何與病人好好一起走過這段路程。但同時知道至親都很希望最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