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治療新里程碑:釔90微球體體內放射
肝是皮膚以外我們身體的第二大器官,由於面積大,所以有病時,往往不易察覺。肝癌,是香港癌症中第三殺手,其可怕處正在於早期無甚明顯病癥,發現時往往已不能採用根治性治療。根據衛生署數字,2011年肝癌的新症有逾一千八百宗,死亡率高達一千五百多人。
肝癌中最常見的是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簡稱HCC)。一如上述,肝癌初期無明顯癥狀,但一些人士患肝癌的機會較高,例如廣東、廣西及福建等一帶常見的乙型肝炎患者、香港較少見的丙型肝炎患者,此外有酗酒習慣,或家族有肝癌歷史,都是高危族,需要特別警惕。
肝癌若幸運發現得早,可用手術切除,亦可進行肝臟移植—-可惜香港有器官不足的嚴重問題。對較晚期的病人則可採用射頻消融、微波燒灼、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等局部治療。近年來,標靶治療應用於肝癌治療上,效果令人滿意。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口服標靶藥物「索拉非尼」(Sorafenib),透過抑制血管增生及癌細胞生長,在延長患者的整體存活期、舒緩癥狀,和提高生活質素各方面,都證實十分有效。
新近在治療肝癌的發展上,除了傳統的經動脈血管栓塞和化學治療外,釔90微球體體內放射治療亦為香港的肝癌及肝轉移病人帶來新的突破。
簡單來說,這項治療是運用一些焗製時已加入放射性元素釔90 (Yttrium 90) 的微細玻璃珠,經動脈血管直接送至肝臟,近距離向肝腫瘤放出輻射線,達到殺滅癌細胞之效用。對病人一般可做到臨床舒緩,亦有助縮小腫瘤。
此治療適用於一些傳統治療方法已證明無效或不適用的肝癌病人,其好處是比入侵性化療的副作用為少。但當然也非不無風險,例如玻璃珠可能走去肝的其他部分甚至其他器官。病人在接受這種治療前,必須經過嚴謹檢查及篩選。
毫無疑問,釔90微球體體內放射治療為治療肝癌開展了一個新的里程碑。殺手榜上名列前茅的肝癌的確令人聞風喪膽,但喜見日新月異的科技為治療帶來了不少進步,祈願這進步的步伐繼續向前,能為廣大肝癌病人帶來更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