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編者的話(39) 我們都是同路人 攝影展,第一站瑪嘉烈醫院

編者的話(39) 我們都是同路人 攝影展,第一站瑪嘉烈醫院

27-06-2014

 ( 照片提供 : Bona Liu / 舜舜 )

 

人生路上風風雨雨,我們遇過幾許知心同路人?


我們繼書本癌症不是盡頭 ( 2009 ) , 留住這時情 ( 2012 ) 之後,製作了新一册圖文集 “我們都是同路人”. 邀請了三十位癌症患者及三十位攝影師( DC Cafe學員 ) 參與,透過鏡頭表達病人的最真實一面,讓社會大衆透過影像進一歩認識病患者的想法,同時間讓攝影這活動變得更有意義。



 

感謝DC Café  Shun Wong (信師傅 ) 仗義相助,由他帶領一班對攝影充滿熱誠的學生參與這次拍攝計劃。

 

這次展覽展出新一册文集內的其中三十幅作品,照片中人也曾是經歷過癌症衝擊的普通人。不過經歷過這一場非常考驗以後,當中有些人是病人組織的核心義工,有些人重新找到活著的意義,他們都有一個奇妙的共通點,今日的我活得真的很好,很美好。



 

展出期間,我們預備了四款不同的明信片歡迎大家取閱

如果你對這次展覽有些看法,對某張作品,對某人某事感到一點觸動,想起掛念的一個人,一位朋友,不妨執筆寫上一句半句說話讓他知道。或許老掉牙的一種表達方式,最能讓對方感到歡心。


 

一年又一過了一年,近況好嗎?如今大家都改變了不少。
我們也許再也回不到過去 但是我們正走向未來
帶著你最美好的部分 


人生路上風風雨雨,我們遇過幾許知心同路人?

 

策展人 : Alan Ng

癌症資訊網

 

 

 

編輯 ( 2014-6-27 )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 謝耀昌醫生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2020年醫管局數據顯示,大腸癌為本港十大常見癌症, […]
人生課題(四)晚期癌症病人之心肺復甦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在營養問題方面的考慮。這一回就跟大家淺談心肺復甦與否的決定吧!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 […]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
人生課題(三)晚期癌症病人之營養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可能需要決定會否在病人進食得不良好時接受人工營養。明白眼見自己、或眼見家人日漸消 […]
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
唔知大家睇咗《毒舌大狀》未呢?戲入面有一個非常有趣嘅醫學問題: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飲完會死得 […]
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
電影《給十九歲的我》嘅公關災難簡直喺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嘅最佳反面教材。 用外科醫生嘅 […]
人生課題(二)給晚期病人照顧者的鼓勵說話
上一回跟大家提到與晚期病人溝通時要注意的技巧。明白照顧者一方面要照顧病人,另一方面要兼顧自己的身體和情緒可能會 […]
預防皮膚癌 — 滑雪也記得要防曬
自從香港出入境的防疫政策放寬,再遇上聖誕和新年的長假期,身邊的朋友同事能外遊的都出遊了。前天跟一位剛從北海道滑 […]
抗癌路上病友需要怎樣的社交支援?
當病友獲診斷患上癌症時以至治療過程中,都會感到情緒低落、無助。相信這個時候,大家都可能會找家人朋友去傾訴,從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