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醫療新知 > ( 腎癌 ) 上海, 腎腫瘤微創治療技術造福患者

( 腎癌 ) 上海, 腎腫瘤微創治療技術造福患者

16-10-2013

2010年03月27日 07:17:3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上海3月26日專電(記者仇逸)腹腔鏡微創治療腎癌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取得一系列進展,為眾多患者帶來了福音。上海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博士生導師鄭軍華教授關於腎腫瘤微創技術的兩篇論文連續在國際腔鏡泌尿外科頂級期刊《腔鏡泌尿外科雜誌》上發表。

    近年來,臨床上腎癌的發生率越來越高,佔到全身惡性腫瘤的3%,平均發病率為7.21/10萬,且以每年2.6%的速度遞增。從手術原理上看,腎癌治療似乎很簡單,只要將癌變組織徹底剜除就可以了。然而現實卻複雜得多。腎臟深藏于腹膜後的脂肪組織中,採用傳統開放型手術,患者出血量較大,術後恢復較慢。更重要的是,腎臟不是僅有排出人體代謝產物這一項功能,還參與造血、免疫等生理過程。實施開放性手術,會影響患者術後的免疫力。此外,切除過多的腎組織,不可避免會影響代謝產物排出的效率,部分患者甚至需要接受透析治療,否則就有性命之虞。

    手術與並發癥之間的矛盾該如何解決?上海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展開積極探索,以“鑰匙孔”手術為平臺,巧妙地平衡了療效與手術創傷間的矛盾。所謂“鑰匙孔”手術,就是在患者體表“鑽幾個洞”,使影像設備、手術導航設備和器械通過這些洞進入體內,使用超聲刀等器械切除癌變組織。這樣既避免帶來較大的創傷,又可以精確剜除病灶,使療效創傷比達到最大。

    “鑰匙孔”手術的優點不止創傷小那麼簡單,患者術後的免疫功能也得到很好保護,對於病人的預後、抗腫瘤的作用以及提高長期生存率具有重要意義。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香港乳癌基金會】第12屆周年乳癌科學會議2025 「乳癌年度新發展 – 從研究到臨床應用」 借鏡其他亞洲地區 推動全民乳癌篩查
【香港,2025 年 11 月 9 日】乳癌自1994年起成為本港女性的頭號癌症,每日平均有約15人確診乳癌。 […]
【跨境醫療】保誠與IHH醫療集團(北亞洲)深化合作 進一步拓展香港及中國內地醫療費用直付服務網絡
(香港,2025年11月10日)保誠保險有限公司 (「保誠」)今日宣佈,繼早前與 IHH醫療集團 (北亞洲)旗 […]
【HKNOS2025】探討復發性腦瘤治療的最新進展
非常榮幸出席HKNOS2025 年度科學會議,與各地專家交流分享 ,探討復發性腦瘤治療的最新進展」。 這為我們 […]
【精準治療】PTCOG-AO2025 圓滿舉行 專業人士齊聚一堂,積極交流最新粒子及質子治療技術。
亞洲-大洋洲粒子治療合作組第五屆年會(PTCOG-AO2025)於2025年11月7至9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及 […]
港大醫學院率先引入自體脂肪移植技術配合乳房保留手術 幫助乳癌患者回復體態重拾自信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研究團隊於香港開展一項臨床試驗,率先採用「自體脂肪乳房重 […]
養和醫療集團與西門子醫療簽署合作備忘錄 亞洲首部光子計數電腦掃描模擬定位系統 推進精準質子治療新里程
(2025 年 10 月 30 日-香港)養和醫療集團(下稱「養和」)於 2025 年 8 月啟用全亞洲首部光 […]
ASPIRE 亞太區肺癌聯盟:政府主導肺癌篩查應擴大目標 中大研究指九成受訪者支持肺癌篩查 納入高風險非吸煙群組具成本效益
ASPIRE 亞太區肺癌聯盟:政府主導肺癌篩查應擴大目標 中大研究指九成受訪者支持肺癌篩查 納入高風險非吸煙群 […]
港大醫學院發現特定膳食油酸可增強抗癌免疫細胞功能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特定膳食脂肪酸能顯著增強人體免疫系統抗擊癌症的能力。研究 […]
【港大醫學院】揭示降膽固醇藥抗肝癌機制 「老藥新用」潛力巨大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病理學系研究團隊取得重大突破,發現被廣泛使用的降膽固醇藥物「阿托伐他汀」(a […]
中大與內地學者領導全球首個由中國學者主理的《刺針》癌症委員會報告 預計2050年肝癌患者翻倍 六成肝癌病例可預防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團隊與內地學者領導的《刺針》肝癌委員會發表《全球肝癌防治策略和行動計劃》,指出全球超 […]
科大研發新型AI醫學影像技術 大幅降低99%輻射量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研究團隊研發出一項突破性的人工智能(AI)技術,只需利用極少量X光影像,即可 […]
轉移性大腸癌未必是絕路 做好後線治療規劃 平衡療效與副作用 助患者延長壽命並具生活質素
大腸癌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但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以致部分患者在確診時已有擴散,又或康復後復發並出現轉移。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