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我的病例筆記(21) : 4%的奇蹟 (一): 信心醫癌 – Placebo ?

我的病例筆記(21) : 4%的奇蹟 (一): 信心醫癌 – Placebo ?

19-08-2013

 數日前一名藥廠代表向我介紹一隻新標靶藥,並提供一份在西方國家進行的第三期臨床報告給我参考。

該份報告所採用的研究方法是 : 把病人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病人用新標靶藥,另一組則使用 「安慰劑」 – 即外表和新藥相似,但內裏的成份對該病卻不俱成效的。 而在整個治療與跟進過程中,參予研究的病人與醫生,皆不可知悉正在使用的是新藥或安慰劑,只有數據分析小組例外(= double blinded = 雙盲)。

我不打算告訴你們那份報告的結果,反正明知是藥廠主動推介的,你們已心裏有數,知道又是報導什麽「重大醫癌發現」云云。 

但從該份報告內容,卻給我找到一些有趣的發現:

你不會奇怪接受新藥的那一組,部份病人腫瘤不斷縮少;但在接受無效安慰劑的50位病人中,竟然有2位病人的腫瘤也出現縮少情況。 

換句話說,不論是多無效的治療,只要你對病人說明 : 這有機會是「天下無敵、重大醫癌突破」的,約4%病人的癌病的病情也會出現好轉。 

我們稱這種現象為 「Placebo effect」。

Placebo effect 常見於控制病徵的治療(如止痛、止暈、紓緩疲倦、無胃口、疴、嘔、肚痛、腸胃不適 、… ,真係「有病唔洗怕」),特別是當你對某一「名星級專家」、中醫、氣功師、自然療法師、神醫、袐傳藥方、???風水師(有點噁心)、… 充滿信心時。 

不少病人到普通科求診,總覺西醫處方一些(或大量)五顏六色丸仔,病徵才會好轉,就是這個道理。 

這時只有透過 double blinded (= 雙盲)的臨床考驗,才能得出比較客觀科學的治療結果。

Placebo effect 或許是基於「心理作祟」,因此出現在紓緩病徵的治療上,不足為奇。 

但前面提及的第三期臨床測試,「腫瘤縮少」卻是一項客觀科學的觀察結果。 

這就奇了,難道「信心」真能醫癌嗎?

醫學界暫時對此並未有定案。

但請注意:

1.          不要「迷信」單靠 「信心」便可戰勝癌病。 這個研究告訴你,只有少於5% 機會腫瘤會因此縮少。 

2.          就算腫瘤縮少了,也不等於癌病已被治愈。

因此,若是早期的癌病,請信賴科學,和專科醫生。

3.          對於晚期癌病,腫瘤大小和生存日子,可以沒有直接關係。

4.          癌病若已到了無有效治療的地步,就算那 4% 的奇蹟出不出現,我也會對我的病人說:不要對生命失去信心。

「信心」真能把腫瘤縮少嗎? 

若你們有興趣知道,下一會讓我告訴你們我的看法。


沙加( 2009-7-22 )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
人生課題(三)晚期癌症病人之營養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可能需要決定會否在病人進食得不良好時接受人工營養。明白眼見自己、或眼見家人日漸消 […]
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
唔知大家睇咗《毒舌大狀》未呢?戲入面有一個非常有趣嘅醫學問題: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飲完會死得 […]
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
電影《給十九歲的我》嘅公關災難簡直喺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嘅最佳反面教材。 用外科醫生嘅 […]
人生課題(二)給晚期病人照顧者的鼓勵說話
上一回跟大家提到與晚期病人溝通時要注意的技巧。明白照顧者一方面要照顧病人,另一方面要兼顧自己的身體和情緒可能會 […]
預防皮膚癌 — 滑雪也記得要防曬
自從香港出入境的防疫政策放寬,再遇上聖誕和新年的長假期,身邊的朋友同事能外遊的都出遊了。前天跟一位剛從北海道滑 […]
抗癌路上病友需要怎樣的社交支援?
當病友獲診斷患上癌症時以至治療過程中,都會感到情緒低落、無助。相信這個時候,大家都可能會找家人朋友去傾訴,從而 […]
談醫療疏忽刑事化(二)
上回說到醫療誤殺案件控辯雙方的爭議大多圍繞兩點:有關的醫療疏忽是否直接導致病人死亡,以及該疏忽行為是否魯莽、荒 […]
人生課題(一)至親與晚期病人的溝通技巧
與病人走到人生最後一段路程的時候,至親可能會不知道如何與病人好好一起走過這段路程。但同時知道至親都很希望最好地 […]
談醫療疏忽刑事化
前天新聞報導有兩名公立醫院醫生被控誤殺,立即引起醫療界的熱烈討論。倘若治療過程中有醫療失誤,最後病人逝世,究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