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論蕪文( 1 ) : 乘勢療法淺談
乘勢療法是在辨清證候,審明病因、病機之後,有針對性地採取的治療方法。
早在《內經》裏已載有許多相關的理論和具體方法。至漢末,醫聖張仲景在〝勤求古訓,博采眾方〞的基礎上,創造性地總結出一整套中醫辨證論治的體系。 我們經常引用的〝八法〞,就是清代程鐘齡根據歷代醫家對於治法的歸類總結而來的。程氏在《醫學心悟》中說:〝論病之源,從內傷外感四字括之,而治病之方,則又以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法盡之。 乘勢療法及其適應証簡要如下: 1.汗法 汗法是一種疏散外邪,解除表証的方法。適用於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早期、急性風濕性關節炎等病證。 2.下法 下法是指通下大便,以排除腸內積滯,蕩滌實熱,攻逐體內積水的方法。適用於治療大便秘結,以及食物或藥物中毒等病證。 3.和法 和法是一種調和的治法,有解除寒熱和調整臟腑偏盛偏衰的作用。適用於治療慢性肝炎、胸脅疼痛、月經不調和痛經等病證。 4.溫法 溫法是溫中祛寒和回陽救逆的方法。適用於消化功能減弱,以致機體能量代謝降低,熱量不足的症患,以及循環系統衰竭等病證。 5.清法 清法是清除熱邪的方法。清法的運用範圍較廣,尤其是治療溫熱疾病更為常用。適用於治療感染性疾病的中期和極期,或化膿性炎症等病證。 6.消法 消法是消導食滯或者消散積滯腫塊的方法。適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証和肝脾腫大、腫瘤等病證。 7.補法 補法是一種增強體質,改善機體虛弱狀態的方法。適用於治療機體各種功能和物質衰弱等病證。 8.理氣法 理氣法是疏暢氣機,調理氣分的治法。適用於治療胃腸功能障礙所引起的腹痛、腹脹、嘔吐等病證。 9.理血法 理血法是暢通血液,消散瘀血和止血的一種治法。適用治療痛經、血管內血栓形成、心絞痛,以及咯血、鼻衄、便血、月經過多等病證証。 10.祛濕法 祛濕法是祛除濕邪的一種治法。適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惡心嘔吐、食慾不振、大便稀或腹瀉;泌尿道炎、水腫等病證。 11.祛痰法 祛痰法是排除或消除痰涎的治法。適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呼吸道感染,以及肢體麻痹、頸核、肌膚結節等等證。 12.活血化瘀法 活血化瘀法是活血祛瘀,消除瘀滯停積的一種治法。適用於治療痛經、四肢痹痛、跌打損傷、經絡受寒、癥瘕、血瘀日久成塊劇痛不移等病證。 *本篇所介紹的資料只作參考。 2008-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