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行醫印記( 13) : 廿四節氣

行醫印記( 13) : 廿四節氣

28-07-2013

 

廿四節氣是地球與太陽相對位置的觀測,其節氣是指氣候上的變化,就如春夏秋冬的季節轉換;若借用中醫學的觀點總離不開「寒」與「熱」的辨證法了。
    中國以農立國,古時的天文官,為了協助農民預早決定農事耕作的時間,所以制定日晷來觀察陽光的角度,從而得知寒熱暑濕氣候變化,以利四季耕作之需。
     臨床上運用廿四節氣作為防治疾患亦堪借鑑,其節令更迭就是反映人體與大自然之間的整體觀念,因為外在環境之寒熱變化皆影響人體感受器的生理運作。
    在過程中,可用「六氣」來概括廿四節氣。
    風象肝系:大寒、立春、雨水、驚蟄
    火象心系:立春、清明、穀雨、立夏
    暑象心系:小滿、芒種、夏至、小暑
    濕象脾系:大暑、立秋、處暑、白露
    燥象肺系:秋分、寒露、霜降、立冬
    寒象腎系:小雪、大雪、冬至、小寒
    六氣者﹝風火暑濕燥寒﹞,即大自然的正常生理常態,人體的五臟系感受器與大自然相對協調,疾病相對減少;若大自然氣候失衡﹝簡稱:六邪、六淫﹞,如應寒反熱、應熱反寒,則致病原如細菌病毒可乘時增值,侵襲人體,所以較容易患上疾病了。
    四季保健養生,大家應注意大自然與人體「寒」與「熱」互相的協調性。建議如下:
    春夏需順應人體肝心臟氣運作之功能﹝衛氣﹞,使皮毛膚表適當開泄出汗。保健之道如郊遊漫步較合;平日飲食宜溫平、清涼滲濕,每周吃粥2~3次,使胃腸清通;忌吃寒削及肥膩食物,勿睡至日上三竿;若需保持情緒安穩樂觀,可考慮學習唱歌、樂器及適量運動亦為不錯的選擇。
    秋冬則宜保養肺腎臟系之營養﹝陰津﹞,勿使皮毛膚表過度汗出。保健之道如郊遊遠步為合,平日須保持早睡,切勿捱夜及過度勞累;飲食以溫平、清潤為宜,不應飽滯;忌過度進食辛辣溫陽補腎之品,減少打邊爐;若要保持情緒寬宏達觀,可意向學習書法、繪畫、烹飪、瑜伽、八段錦及多曬太陽亦為良佳的選擇。
    如大家多持守以上意見,人體與大自然「寒」與「熱」可趨向平衡,促使人體免疫及抑制系統增強,則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病安從來!

朱國棟中醫師( 2011-1-25 )

城中活動

2025-11-16 9:00 上午 粉跑 Pink Run.HK 2025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有誰共鳴】嘉賓:Grace
有誰共鳴 一位女性既是父母的女兒,是身邊人的伴侶。偶然遇上了癌症,多重身份要考慮的很多⋯⋯往往忘了照顧自己。 […]
【有誰共鳴】嘉賓:李天嵐
有誰共鳴 分享嘉賓係註冊中醫師 李天嵐,除咗同大家講中醫調養,仲同大家分享自己成長與從醫路上嘅體會。 學習領航 […]
【甲狀腺腫瘤-活動回顧】甲狀腺腫瘤-最新治療,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2025-07-26)——抗癌防癌,全球視野
2025年7月26日,北京香港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GCOG), 香港 […]
【有誰共鳴】嘉賓:邱芷微 與 陳志忠
無綫處境劇《愛.回家之開心速遞》飾演「賈名媛」的邱芷微(Chelffy),今年2月跟老公陳志忠(Wilson) […]
【有誰共鳴】嘉賓:Selina 葉敬梓女士
陪伴患有第四期淋巴癌的老公走過人生最後一段旅程,Selina希望在節目中分享作為照顧者的心情,以及面對生死之後 […]
【有誰共鳴】 嘉賓:余思遠醫生
心胸肺外科專科醫生余思遠最近在商業電台節目《有誰共鳴》中分享了他的故事。他揭示了學醫背後那段孤獨而又艱辛的旅程 […]
【有誰共鳴】 嘉賓:Christine Fok
Christine 發現患有四期胰臟癌時,未有即時向相依為命的爸爸道明一切。爸爸看見她日漸消瘦,她也辯稱自己減 […]
【有誰共鳴】 嘉賓:黎逸玲醫生
《有誰共鳴》節目有外科專科醫生黎逸玲醫生同大家分享行醫二三事。 有些人會覺得醫生每日面對生死,可能早已沒甚感覺 […]
【有誰共鳴】 嘉賓:音樂治療師 Hugo
音樂治療師 Hugo 細細個嘅時候,並唔係大家想像咁鍾意音樂。後來有一年喺英國讀書,開始摸索自己喜歡嘅音樂⋯⋯ […]
【justwannasay】獻給所有受癌症影響的每一位
  這是屬於我們的旅程 不知不覺中,突然就開展了與癌症共舞的訓練人生。 漸漸發現原來我的天賦之一就是 […]
戰勝食管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2025年1月25日,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GCOG), 香港大學 […]
容許犯錯:成長的必經之路
多謝@drip_music_records 的邀請、有機會和幾位音樂達人分享我對藝術治療的一些看法,相信再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