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編者的話( 3 ) : 不良醫藥廣告條例 / 規管在互聯網上銷售藥物

編者的話( 3 ) : 不良醫藥廣告條例 / 規管在互聯網上銷售藥物

27-07-2013

 重要聲明 :

根據香港法例第231章(不良醫藥廣告條例 ) 第 3 條,任何人不得發布或安排發布任何相當可能導致他人為以下目的而使用任何藥物,外科用具或療法的廣告 :

a)        治療患上附表 1 第 1 欄 內所指明的疾病或病理情況的人,或預防人類染上附表 1第 1 欄內所指明的疾病或病理情況,但如作該附表第 2 欄內所指明的用途(如有的話 ), 則屬例外 ; 或
b)        為附表 2 內所指明的任何目的治療人類。

廣告內容方面,條例的適用範圍涵蓋廣告的組成元素及所宣傳的信息,包括所用字眼,照片,圖表以至概念及表達手法。
—————————————————————————-
此外,立法會議員李國麟博士(衛生服務界) 於2009-11-25日的立法局會議上提出以下質詢 : 規管在互聯網上銷售藥物

問題:

據報,近日接連發生市民在互聯網上購買問題藥物的事件,更有市民在服食透過拍賣網站購買的減肥藥物後,出現情緒紊亂、幻覺及自殺念頭等的精神異常情況,而該藥物經化驗後發現含有西藥成分。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過去五年,衛生署每年接獲市民在服食於互聯網上購買的纖體產品、健康食品及藥物後出現不良反應的投訴個案數目為何;有否就該等投訴個案作出檢控;若有,檢控的宗數及詳細罰則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二) 有否新措施監察在互聯網上售賣的纖體產品、健康食品及藥物;若有,詳情為何;若沒有新措施,原因為何;及

(三) 鑒於在互聯網上售賣纖體產品、健康食品及藥物的情況日趨普遍,政府會否重新考慮修訂相關法例及加重罰則,以堵塞漏洞及保障市民的健康;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

政府回覆 :

一)        過去五年,衛生署接報因服食於互聯網上購買的纖體產品、健康食品及藥品而產生不良反應的個案數字載於附件一。

過去五年,有關在互聯網銷售藥品而被檢控的個案載於附件二。

(二) 現時衛生署有對本地的網站所售賣(包括通過網上拍賣活動售賣)的纖體產品、健康食品及藥品進行監察。如發現所售賣的產品違反了《藥劑業及毒藥條例》,會向出售相關產品的人士作出檢控。並要求網站負責人把相關產品的資料從網站中刪除。

為加強公眾教育及提醒市民,衛生署亦建議網站負責人在網頁相關位置加上字句,以提醒買賣雙方不得銷售或管有未經註冊藥劑製品和處方藥物。為加強檢控違例人士,衛生署亦連同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進行針對性的行動。如有發現售賣未經註冊藥劑製品或處方藥物,會與警方採取聯合行動,拘捕和檢控有關的賣家。

(三) 網上售賣藥劑製品同樣受到香港法例規管。有關法例如下:

根據《藥劑業及毒藥條例》(香港法例第138章),售賣未經註冊的藥劑製品屬違法。此外,在沒有領取合適牌照及沒有註冊藥劑師監督下售賣根據《藥劑業及毒藥條例》被分類為毒藥的藥劑製品和沒有在註冊藥劑師監督和沒有醫生處方的情況下售賣需要處方的毒藥的藥劑製品,均屬違法。任何違反上述規定 (包括在網上銷售這些藥劑製品) 的人士,一經定罪,可被罰款港幣10萬元及監禁兩年。

根據《抗生素條例》(香港法例第137章)規定,抗生素必須在有醫生處方的情況下,在藥房及由註冊藥劑師監督下才可銷售。任何違反這規定的人士,一經定罪,可被罰款港幣三萬元及監禁一年。

而根據《危險藥物條例》(香港法例第134章)規定,危險藥物亦必須在有醫生處方的情況下,在藥房及由註冊藥劑師監督下才可銷售。任何違反這規定的人士,一經定罪,可被罰款港幣500萬元及終身監禁。

根據《進出口條例》(香港法例第60章)規定,從香港境外(包括境外的網站)進口藥劑製品的人士,必須事先向衛生署申領進口許可證。任何違反這規定的人士,一經定罪,可被罰款港幣50萬元及監禁兩年。

此外,為了保障公眾免因聽信不良醫藥廣告而不當地自行治理,結果因用藥不當或延誤向醫護人員尋求適當的診治而損害健康,《不良醫藥廣告條例》(香港法例第231章)禁止任何人發布或安排發布任何相當可能導致他人使用任何藥物、外科用具或療法以預防或治療該條例附表1及附表2所訂明的疾病或病理情況的廣告,包括互聯網上刊登的廣告。衛生署定期在市面包括互聯網進行監察,如發現有涉嫌違反《不良醫藥廣告條例》的情況,會依法跟進。

針對網上售賣纖體產品、健康食品及藥品,衛生署已經加強公眾教育、加強監控、加強執法,及通過和警方合作的特別行動,以打擊非法的網上買賣。衛生署亦會繼續監察情況並檢討有關措施。
—————————————————————————–

如發現任何會員透過本網站售賣未經註册的健康食品, 藥物或相關療法等,本網站會即時作出舉報,懇請大家不要以身示法。


律政司 : 雙語法例資料系統
http://www.legislation.gov.hk/chi/index.htm
上述法例條文及附件可以在此網站查閱。
 
 
附件一 :
過去五年,衞生署接報因服食於互聯網上購買的纖體產品、健康食品及藥品而產生不良反應的個案數字

年份        個案數字
2005        3
2006        6
2007        3
2008        8
2009 (至10月底)        11

 
附件二 :

過去五年,有關在互聯網銷售藥品而被檢控的個案
年份        檢控個案數字        結果
2005        1        按律政司建議,對賣家發出書面警告。
2006        5        3宗被法庭定罪及罰款分別為港幣14,000元、港幣12,000元及港幣6,500元;
2宗則按律政司建議,對賣家發出書面警告。
2007        4        1宗被法庭定罪及罰款港幣3,500元;
3宗則按律政司建議,對賣家發出書面警告。
2008        3        1宗被法庭定罪及罰款港幣4,000元;另1宗被法庭定罪及罰款港幣8,000元另監禁14日緩刑12個月。
1宗則按律政司建議,對賣家發出書面警告。
2009
(至10月底)        3        1宗被法庭定罪及罰款港幣3,000元;
2宗仍在調查中。

 
 

城中活動

2023-07-16 9:00 上午 夏日小帆船體驗 x 漁村導賞
2023-06-20 3:00 下午 安癌與飲食宜忌-專題講座
2023-06-20 10:00 上午 森林浴-身心靈療癒旅程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肝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肝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支修益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乳腺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2022年12月31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肺癌防治新術法!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肺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莫樹錦 […]
HPV 和頭頸癌
提起HPV大家很自然想起子宮頸癌,但你又知不知道,作為香港男性十大癌症之一的頭頸癌也跟HPV 有不可忽視的關係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腎癌 講座活動「腎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3月25日北京時間晚8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香港大學臨床腫瘤 […]
人生課題(五)紓緩治療絕對不等於放棄
大家聽到紓緩治療的時候,會想到什麼呢?有些人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放棄,等於什麼都不做。有些人則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 […]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 謝耀昌醫生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2020年醫管局數據顯示,大腸癌為本港十大常見癌症, […]
人生課題(四)晚期癌症病人之心肺復甦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在營養問題方面的考慮。這一回就跟大家淺談心肺復甦與否的決定吧!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 […]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