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難排解

專科醫生

爸爸在10頭/2023政府醫院確診了肺癌(3期),是一種較罕見的腫瘤(sarcomatoid carcinoma),右上葉的腫瘤Size: 5.35 x 10.98 x 5.29cm 及右中葉的腫瘤Size: 1.73 x 2.26 x 3.97cm及顯示PD-L1為1-49%。 我們徵詢私家醫院的腫瘤科醫生意見後,在私家醫院(10尾/2023)先進行了5次高劑量的電療(600 cGy)在右上葉的腫瘤 及 在22/11/2023在私家醫院進行了兩針免疫治療,接住在政府醫院繼續做免疫治療 (備註:單免,無做化療),現在已完成了免疫治療 (私家醫院:2針 + 政府醫院: 24針,總數: 26針,每針200mg)。 在4/2025,照了CT後,現時右上葉的腫瘤Size: 2.2 x 7.8cm及右中葉的腫瘤Size: 1.1 x 1.5cm。 最近有與政府醫院醫生商討,約半完後,完成兩年免疫治療後,可否繼續在政府醫院打免疫治療? 政府醫生表示,根據政府醫院機制及藥物數據上,他們都不建議及不會再安排進行免疫治療,等爸爸日後腫瘤惡化及擴散,先商討是否再次打免疫治療作控制。 請問咁多位醫生,我爸爸的Case,完成兩年免疫治療後,腫瘤仍在,請問應不應該繼續打免疫治療? (備註: 爸爸無特別副作用) 及完成兩年免疫治療後,這種屬於自費藥物,病人可否要求政府醫院繼續比爸爸打免疫治療? 謝謝咁多位醫生的專業意見! Many Thanks!

理解您對完成兩年免疫治療後是否應繼續治療的擔憂,特別是因為腫瘤仍然存在,以及是否可以在香港公立醫療系統中要求繼續免疫治療

本網站不是醫生,但可以根據現有資訊提供一般性建議,並建議您與醫療團隊密切合作。

兩年免疫治療標準:對於三期NSCLC,NCCN(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和ESMO(歐洲腫瘤內科學會)指南建議在不可切除病例中使用免疫治療(例如放化療後的杜瓦利單抗或帕博利單抗單藥治療)持續1-2年(參考:NCCN指南2025)。

延長至2年以上缺乏充分研究,且非標準做法

臨床試驗通常將免疫治療限制在2年,因為效益遞減且存在長期風險(例如免疫相關不良事件)。延長至2年以上缺乏三期NSCLC的強有力數據。

過度治療風險:如果疾病穩定,延長免疫治療可能不提供額外益處,且存在晚期副作用風險(例如甲狀腺功能減退、肝炎)。

公立醫院的立場與國際指南一致,建議在疾病穩定時停止2年後的免疫治療,除非出現進展。

建議
根據您父親的情況(疾病穩定,無副作用,PD-L1 1-49%),繼續免疫治療可考慮,但非標準做法。決策取決於:

腫瘤科醫生評估:與私家或公立腫瘤科醫生討論當前腫瘤尺寸(例如上葉7.8厘米)是否構成即時風險(例如氣道阻塞),以證明繼續治療的必要性。
第二意見:尋求私家腫瘤科醫生(例如香港養和醫院或港怡醫院)的第二意見,評估是否延長免疫治療或轉換其他治療(例如若存在EGFR等可靶向突變)。
監測:若停止免疫治療,定期影像檢查(例如每3-6個月一次CT)對早期發現進展至關重要,以便需要時重新治療。

總結
是否應繼續免疫治療? 根據醫管局和國際指南,三期NSCLC穩定疾病患者在2年後繼續免疫治療非標準做法。但考慮您父親的部分反應、無副作用和肉瘤樣亞型,私家腫瘤科醫生可能支持繼續。第二意見至關重要,以權衡益處與風險。
能否在公立醫院要求? 由於醫管局協議限制,除非出現進展,公立醫院不太可能批准繼續免疫治療(補貼或自費)。私家繼續更可行,但成本高。

日期: 28-05-2025 解答: 管理員

我在15/5/25做了CT Scan 後發現有1.5cm elongated cystic lesson in pancreatic body…我該如何跟進?

本網站不是醫生,但可以根據現有資訊提供一般性建議,並建議您與醫療團隊密切合作。

胰臟囊腫要做手術嗎?( Information from HKIOC )

您提到病灶在2025年5月15日的CT掃描發現,但未提及症狀(如腹痛、黃疸、體重減輕)或病史(如胰腺炎、糖尿病、家族胰腺癌史)。這些資訊對判斷病灶性質至關重要。
為了明確病灶性質、風險及是否需要治療,您需要採取以下步驟。以下是具體行動計劃:
步驟1:諮詢專科醫生(1-2週內)
步驟2: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診斷
CT掃描提供了初步資訊,但胰腺囊性病灶通常需要以下檢查來確定性質和風險:
磁力共振胰膽管造影(MRCP)/
內視鏡超聲(EUS)與細針穿刺(FNA)/
血液檢查 / PET-CT(選擇性)
步驟3:根據診斷制定計劃

總結
您的1.5厘米胰腺囊性病灶需進一步檢查(MRCP或EUS)以確定性質(良性、IPMN、MCN等)。建議立即諮詢消化內科或胰腺外科專科醫生,根據結果選擇監測或手術。公立醫院費用低但排期長,私家醫院可加快進程。
祝您順利,保持堅強!

Admin / Cancerinformation.com.hk

日期: 28-05-2025 解答: 管理員

媽媽今年4月確診膽管癌四期, 現在威爾斯醫院外科留醫, 因未能見腫瘤科醫生,故未知治療方向,5月初,外科給她裝了膽管支架,因要觀察,未能出院,大概3星期後,因支架移位,要再裝,見她慢慢開始衰弱,而且常說攰,請問有什麼我們可以儘快做呢? 怎樣能快些尋找治療方向呢?

您好!得知您母親的情況,確實令人擔心。本網站不是醫生,但可以根據現有資訊提供一般性建議,並建議您與醫療團隊密切合作。
處理膽管支架移位及併發症
膽管支架移位可能導致膽汁淤積、黃疸或感染,這些會加劇您母親的疲倦和衰弱。重複移位可能需要進一步評估。
與外科醫生討論:詢問外科醫生支架移位的原因(例如腫瘤壓迫、膽管狹窄或技術問題)及後續計劃。是否需要更穩定的支架類型(如金屬支架而非塑膠支架)?是否需要其他介入措施(如經動脈栓塞或放射治療來穩定膽管)?
感染控制:支架移位可能引發膽管炎或敗血症。請確認您母親是否接受抗生素治療,並密切監測發燒、黃疸加重或腹痛等症狀。
營養支持:疲倦和衰弱可能與營養不良有關(膽管癌患者常因消化功能受損而食慾不振)。請與病房營養師聯繫,評估是否需要高蛋白飲食、營養補充劑或靜脈營養支持。
您母親的疲倦和衰弱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癌症本身(惡病質)、膽汁淤積、感染、營養不良或化療/手術的副作用。膽管癌四期患者常因腫瘤負荷或併發症而感到極度疲勞。
緩解症狀:與醫療團隊討論姑息治療選項,例如止痛藥、止嘔藥或促進食慾的藥物,以改善您母親的舒適度。
心理支持:癌症晚期可能帶來情緒壓力,請考慮聯繫威爾斯親王醫院的醫療社工或心理輔導服務,為您母親和家人提供支持。
物理治療:若您母親身體狀況允許,可與物理治療師討論輕度運動或復康計劃,以減緩肌肉流失和改善體力。
您母親的狀況可能讓您感到壓力,請記得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
您可以:
* 加入本網站 whatsapp group 患者支援小組,與其他患者家屬交流。
* 與家人或朋友分享您的感受,減輕心理負擔。
* 若有需要,尋求專業心理輔導,威爾斯親王醫院的醫療社工可提供相關轉介。
* Admin / Cancerinformation.com.hk

日期: 28-05-2025 解答: 管理員

您好!本人丈夫2023年3月確診患鼻咽癌三期,做了33次電療、6次化療,及至2023年8月完成所有療程康復,及至2024年5月再次復發確診第四期,接受5次化療針藥、12針免疫及服用3個循環的口服化療藥Capecitabine tablet 1500mg/每日2次每次1粒。但最近18/3/2025開始服用至24/3/2O25双手手指尖嚴重刺痛、双脚脚底及脚邊生了好大好多水泡,以致行一步路都痛楚難耐!他現在好辛苦! 請問醫生可以如何幫助他舒緩痛楚,是否需去急症室治理?或有其他方式處理?

一般來說,會塗抹潤膚膏,如有發炎/流膿則可以用有抗生素成份的藥膏, 或至服食抗生素。如果沒有流膿,則可塗抹消炎藥膏或服食消炎藥也可。如果以上方法依然未能解決問題 ,那可能副作用太嚴重,可向醫生查詢會否減藥量,以減少副作用。

日期: 04-04-2025 解答: 吳劍邦醫生

爸爸確診晚期食道癌,因腫塊壓住氣管,剛加入支架幫助呼吸。惟聲帶亦有一邊不能如常閉合,言語治療師建議要用胃喉餵食。 眼見爸爸體重下降,而用胃喉亦嚴重影響生活。現在公立醫院建議先到私家醫院做一個全身掃描去確定癌細胞的位置才可決定後續方案。初步檢查都仍可以負擔,但日後都未能到私家醫院就醫,有關資助也一切要等腫瘤科約見才能做申請,情況令家人很痛心。 想知道除了胃喉,有其他可行方案令爸爸免除胃喉之苦? 爸爸已75歲,曾患上胃癌切除半個胃部,加上身體虛弱,應也不能進行腫塊切除手術。希望專家能給一些意見和方向。

就以上資訊來看,似乎不容易處理。
一般人如果不能正常進食,又不想放置鼻胃管,會採用胃造口方案放置胃喉,但因為癌症,胃已經部份切除,通常情況未必適合經內窺鏡做胃造口管,可能需要考慮全身麻醉用微創或傳統開放手術方式放置胃喉或小腸喉

日期: 09-12-2024 解答: 徐俊苗醫生

爸爸現年80歲,去年12月確診前列腺癌第四期,已擴散至骨骼。後來公立醫院運用ADT混合Apalutamide 進行治療,暫見成效。但都知道再若干年後或會出現抗藥性,所以有以下問題想請教,希望各位醫生幫幫忙🙏 1. 假若出現抗藥性,在公立醫院還有什麼治療可以提供(價格較低)? 2. 最近參考了一些有關西班牙巴塞隆拿esmo會議的最新研究,看來不少新的方案,如car-t將會完成臨床測試,惟費用不能承擔,請問有方法可以參與臨床實驗嗎? 3. 承上題,內地似乎在核同位數治療方便發展較快,例如lu-psma ,似乎不少藥廠都在進行第二或三期試驗,請問內地醫院現在有否提供相關治療,費用會否較便宜? 4.坊間有不少有關癌症的補充劑,請問適合前列腺病人試用嗎? 5. 應否配合中醫進行治療?是否有可能影響雄激素而應該盡量避免? 抱歉問題有點多,十分感謝🙏

1. Apalutamide 係新一代口服抗癌藥,若果喺服用呢個藥同埋ADT雙管治療之後出現抗藥性,應該要考慮下一步嘅就係做免疫治療,或者Lu177 治療,抱歉兩者院都是自費項目
2. ⁠目前以我所知香港的兩所大學都未有Car T的臨床研究項目
3. ⁠Lu177在香港及內地的一線私家醫院腫瘤科有提供這項治療,費用雖然內地可能會相宜一些,但要顧及此項治療之後有機會出現併發症,病人是否能夠容易轉回香港
4. ⁠前列腺癌的病人一般可以使用適度的補充劑,不過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缺乏的元素也可能有分別,所以要與個別醫生討論
5. ⁠中醫若知道病人正在進行ADT,應避免使用影響西醫治療的中藥,這個要看個別中醫師的經驗

日期: 17-10-2024 解答: 馬偉傑醫生

76歲爸爸大腸癌4期,已擴散到肝5處地方分別3-5cm腫瘤;決定食中藥治療;想知 1. 要多久去醫院檢查跟進腫瘤有沒有受控制或有否惡化? 2. 要做什麼化驗報告和掃描檢查才知道有否受控制? 3. 照腸鏡/肝痚素/癌子數/PET scan要隔多久再做?

因人而異,如果沒特別唔舒服,可以考慮個半至兩個月檢查一次,可以每次都抽癌指數及肝功能看看情況,至於素描可以考慮三至六個月照一次,腸鏡就可考慮不用照。

日期: 02-10-2024 解答: 呂卓如醫生


三陰性乳癌有什麼因素最影響手術後的復發?家人大概30多歲,發現基因BRCA1, 正接受化療和免疫治療,假如手術進行兩邊乳房切除及卵巢切除,有助減低復發風險嗎?

其實影響手術後的復發 不止只BRCA 基因, BRCA基因是患乳癌風險增加的參考基因。

三陰性乳癌以化療加免疫治療的組合治療是有助減低是次乳癌的復發率。
乳癌的局部手術加配合放射治療,已經能把是次癌症處理 至於兩邊乳房切除,是將有機會新增生長乳癌的機率減到更低。

根據三陰性乳癌,其卵巢切除則與雌激素無關。荷爾蒙陽性的癌症患者作卵巢切除則可抑制雌激素增長,減低復發率。

有關基因檢驗後的專業基因輔導,可以向其查詢並詳細解釋有關其基因結果以及是否有需要作預防的器官切除。

日期: 27-09-2024 解答: 周芷茵醫生

爸爸72歲患4期肺癌2年多,最近3個月骨轉移,導致行動不便,雙腳劇痛 公立醫院3個月前建議補骨針,但怕副作用(下顎組織壞死) 未有使用。 請問有其他方法緩和骨痛嗎?現已吃中藥,但沒明顯進步。 網上看過以下兩種:
Bisphosphonate 雙磷酸鹽 及
Denosumab 1. 公立醫院有否提供?
2. 肺癌骨轉移是否適用?那種藥較好?

1. 公立醫院有提供這兩款補骨針,一般會建議患者接受牙醫檢查牙齒狀態是否適合接受補骨針治療,而且需要醫生評估身體狀況及腎功能理想才可使用
2. ⁠在減低骨轉移併發症方面denosumab效果較為理想,不過在副作用、費用和藥物注射方法這幾方面,兩種藥物都有些分別,詳情可以根據個別患者的情況與主診醫生商討

日期: 08-07-2024 解答: 戴燕萍醫生

媽媽(78歲) 今年3月尾確診肺癌第4期,基因檢測:BRAF, 6月8日開始食雙標靶藥 (Dabrafenib & Trametinib) Dabrafenib 早晚各1次 ( 每次2粒 75mg )
Trametinib 每日1次 ( 每次1粒 2mg ) 1. 標靶藥療程開始後是否不能停藥?醫生說以上標靶藥副作用很多, 緊急如發燒超過38.5度必須停用Dabrafenib(Trametinib 則繼續服食)並需從速就醫 2. 如只停用Dabrafenib,Trametinib 則繼續服食會否應響治療功效 ? 如真出現發燒狀況是否停服所有藥再從速就醫較好? 3. 媽媽服食了2個星期暫時未有發燒, 這是否表示往後會出現發燒的機會率較微? 4. 標靶藥的副作用一般會於服用後多久會出現 ? 5. 開始標靶藥2星期後回QEH做心電圖(ECG) 表示abnormal⋯⋯腫瘤科姑娘叫我們回家等電話( 但等了3天仍未收到電話) 是否繼續服藥?
因媽媽有糖尿病(早晚打胰島素)而以上標靶藥需於空腹食(餐前1小時或餐後2小時,2劑需相隔12小時) 6. 如中途因血糖低需飲果汁提升血糖⋯⋯這是否還算空腹?還是需再等2小時後才可食標靶藥? 7. 是否2劑一定要相隔12小時才可以(因媽媽經常出現低血糖, 需要小食多餐, 如一定要相隔12小時才服第2劑確有難度⋯⋯)

1. 除非有抗藥性或不可耐受的副作用,否則就不會停藥。發燒的副作用情況如果出現可以用藥物舒緩或減標靶藥的藥量作處理。
2. 短時間停藥不會太影響療效
3. 是的,機會率較微
4. 大部份會在首4星期內出現
5. 按腫瘤科姑娘建議,沒有收到電話要求停藥就不要停藥
6. 如中途因血糖低需飲果汁提升血糖,就不算是空腹
7. 大約相隔10-14小時都可以

日期: 26-06-2024 解答: 李宇聰醫生 

丈夫在2023年10月確診腸癌4期,有轉移至腹腔。想請問是否可做溫熱療法?溫熱療法是否政府醫院是沒有的?

腹腔溫熱灌注化療 (HIPEC)、又稱溫熱療法,是一種複合治療。治療程序包括先以手術切除肉眼可見的所有腫瘤,再把化療藥物加溫至攝氏40-42度注入病人體內浸泡腹腔,藉以殺死殘存的癌細胞,再洗出藥物。整個過程以全身麻醉進行。

不過手術切除附加溫熱化療屬於大型手術,手術時間較長,風險也比較高。手術前必須跟外科醫生和腫瘤科醫生進行充分的討論和溝通,個別病人是否適合接受有關手術取決於其癌症源頭以及癌症擴散的嚴重程度,醫生亦會評估病人的健康狀況是否足以接受如此大型手術。

一般而言,HIPEC適用於:腹膜原位癌、卵巢癌、結直腸癌、闌尾癌、腹膜間皮瘤、腹腔內晚期表面癌症轉移,且癌細胞擴散範圍仍集中在腹腔內的病人,若擴散到多個器官就不太適合。

在香港,部分公立和私家醫院都提供此治療方法。

日期: 21-05-2024 解答: 黎逸玲醫生

家父85歲,於2020年確診左邊肺癌及結腸癌,分別已做手術,術後肺方面亦接受化療及電療。 於2023年10月,肺電腦掃描發現右邊上肺葉有分別1cm及0.9肺結節,於2024年4月再電腦掃描,兩結節有輕微增大,公立醫院腫瘤科醫生告知結節位置抽針有困難,故試抽血驗看有否基因突變,但抽血結果為陰性。另外,公立醫院醫生亦說若證實為腫瘤,也不能再做電療,因四年前左邊肺已做。 現在我們考慮會否做氣管鏡取組織化驗,請問如果證確為腫瘤,有什麼可行的治療方法?

現在右邊肺部的結節,如果是惡性的話,有可能是以前的肺癌或結腸癌復發,也有可能是新發的其他腫瘤,可以考慮正電子掃描及腦部磁力共振作全身評估。至於能否抽取組織化驗,則視乎結節的位置,不排除部份病人可以靠氣管鏡抽取。至於下一步治療,由於年紀大,加上之前已經做過手術以及電療,就算全身只是有兩個細小的結節,要再做手術或電療都可能會有困難。不過電療方面,要視乎之前的劑量,由於現在腫瘤很少,所以並非完全沒有可能,但如果手術和電療都不適合,可能真的只有靠用藥,那就要視乎腫瘤的類型了。當然如果經過全面評估及考慮到種種因素後,也可能先緊密觀察,隔一段時間再作檢查。

日期: 21-05-2024 解答: 施俊健醫生

「疑難排解」之回覆為醫生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其內容為本公司及本網站立場。

「疑難排解」服務由多位專科醫生義務提供,為正在抗癌路上的大眾提供免費初步醫療、營養、復康等參考資訊。「癌症資訊網」會不定期揀選部分提問,邀請個別醫生作一次回覆。「疑難排解」服務並非為病人網上診症,您不能期望醫生會通過此服務為您即時提供深入之醫療意見。若要全面分析病情,建議向您的主診醫生查詢。「疑難排解」之回覆為醫生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其內容為本公司及本網站立場。
請填寫查詢內容

癌症患者照顧者其他

肺癌乳癌肝癌胃癌腎癌淋巴癌大腸癌鼻咽癌膀胱癌胰臟癌前列腺癌白血病/骨髓瘤宮頸癌/卵巢癌其他

「疑難排解」服務只提供給癌症資訊網會員, 必須同意成為本中心會員方可提問。

同意

城中活動

2025-06-08 2:30 下午 告別練習社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