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CLL) 口服標靶藥 助病人長時間穩定病情

王紹明醫生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顧名思義是一種進展速度較緩慢的病症。患者體內的淋巴細胞因病變,異常增生導致出現惡性腫瘤。CLL病情反覆,傳統治療方案是以化療配合免疫療法。然而有賴藥物迅速發展,持續使用口服標靶藥已能穩定病情,提升病人生活質素。

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 王紹明醫生表示,「白血病」是一個統稱,事實上可根據癌細胞生長速度分為「急性」或「慢性」;再各自以癌細胞種類界定為「淋巴性」或「骨髓性」。當中CLL則是淋巴細胞病變而不受控地增生引致的癌症。它的生長速度較緩慢,初期患者病徵不明顯,難以察覺。有病人待病情發展至中後期,出現淋巴結腫脹、脾臟脹大、持續發燒,或因骨髓造血功能受影響引起頭暈、氣喘、出血等症狀才確診。

口服標靶藥長時間控制病情反覆易復發之CLL

王醫生稱「慢性淋巴白血病」在香港並不常見,只有西方確診數字約十分之一,而患者中位確診年齡約為六十五歲。要診斷CLL,醫生主要透過抽取病人血液樣本檢驗白血球及淋巴細胞,或抽取骨髓作檢查來確診。王醫生指出早期又沒有病徵的CLL患者並不急於接受治療,可先作緊密觀察。至於已經出現病徵的CLL患者,王醫生表示現時有多個治療路向。他提到第一線的治療方案可以利用化療配合免疫療法(CD20單克隆抗體),一般會進行6次療程,從而抑壓病人體內的癌細胞,但絕大多數患者會出現復發。而近年,較新的治療方案是一種口服標靶藥BTK抑制劑,透過抑制淋巴細胞的生長機制,阻截B淋巴細胞生長訊號傳遞,從而抑制癌細胞生長。他續指BTK抑制劑需要持續使用,以便作出較長時間的控制,從而改善患者生活質素。

王醫生認為標靶藥BTK抑制劑不論對尚未接受任何治療,或已接受第一線治療後復發的病人都有良好反應;而帶有第17對染色體缺失或TP53基因突變的CLL患者反應更理想,絕大部分病人的癌細胞水平都能有效降低。

王醫生呼籲CLL患者,切勿被「白血病」一詞嚇怕而過分憂慮,現時CLL已有十分有效的藥物用以控制病情。雖然現時治療CLL的藥物都不能完全清除體內癌細胞,但卻能大大提升生活質素!患者宜信任你的主診醫生,實行醫患合作,與癌共存!

癌症資訊網藥物資訊

過往「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患者除了面對反覆病情外,即使有有效標靶藥物可供選用,亦需負擔大額藥費。單以標靶藥BTK抑制劑為例,病人每月藥費已需約數萬元,非一般普羅大眾所能負荷。幸好,有關藥物現已成功被納入政府撒瑪利亞基金藥物資助範圍,以幫助帶有第17對染色體缺失及已完成一線治療之復發性CLL患者。合資格病人毋須擔心因高額醫療費用而未能得到適切治療,詳情請向主診醫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