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難治抗藥性與腦轉移 第三代ALK標靶藥燃希望

肺癌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昔日,第四期肺癌患者的存活期僅以月計,自針對特定基因變異的標靶藥物面世後,患者的存活期得以延長至以年計,而且副作用較傳統化療輕,患者對治療的耐受程度提高。以年逾八十、身患多種慢性病的陳婆婆(化名)為例,儘管於高齡確診第四期「間變性淋巴瘤激酶」基因變異非小細胞肺癌(ALK NSCLC),仍能受惠於一代又一代的口服標靶藥,由確診至今已存活超過兩年,同時在治療期間保持一定的生活質素。

ALK肺癌襲年輕非吸煙者   三成出現腦轉移

臨床腫瘤科專科潘智文醫生解釋,ALK乃其中一種非小細胞肺癌的基因變異, 由兩個正常基因意外重排結合而成,並產生大量異常的ALK蛋白,刺激腫瘤增生和擴散。在亞洲人口當中,約3%至7%的非小細胞肺癌屬於此類。

一直以來,不少人都認為肺癌大多發生於「老煙槍」身上。然而,潘醫生指出,ALK NSCLC的特別之處是好發於年輕人、輕度吸煙或非吸煙者。此外,ALK NSCLC的另一特性是較常發生腦轉移(brain metastases)。約10%至25%患者在確診之時已經出現腦轉移的情況,而約30%至40%患者在治療期間難逃腦轉移的命運。一旦發生腦轉移,患者的生活質素和存活率都會大受影響。

藥物推陳出新  銜接用藥延存活期

治療方面,ALK抑制劑乃晚期ALK NSCLC的主要治療方案。ALK抑制劑是一類口服標靶藥物,能針對性地阻斷癌細胞的增生訊號,從而抑制和減慢癌細胞的增生和擴散。雖然大部分患者對 ALK抑制劑的治療反應理想,惟抗藥性始終是個無可避免的難題,這是由於狡猾的癌細胞為了存活下去而進一步發生基因突變,最終使正在使用的標靶藥物失效。

目前,根據美國NCCN臨床指引,ALK NSCLC患者可先服用第一代ALK 抑制劑作為第一線治療,在藥物失效後轉用第二代ALK 抑制劑。患者也可以直接服用第二代ALK 抑制劑作為第一線治療,並在藥物失效後讓患者銜接使用第三代ALK 抑制劑,持續控制病情。

第三代標靶藥  患者新希望

第三代ALK 抑制劑已獲核准應用於曾服用多於一種ALK 抑制劑,或曾以第二代ALK抑制劑作為第一線治療的轉移性ALK NSCLC患者。潘醫生指出,第三代ALK 抑制劑的兩大特點分別是克服了第一和第二代ALK TKI的抗藥性困局,覆蓋常見和難以根治的G1202R基因變異,並且其穿透血腦屏障的能力更強,從而更有效地治療轉移至腦部的腫瘤。臨床試驗證實,約43%曾服用上一代ALK 抑制劑 的患者在服用第三代ALK 抑制劑後,癌細胞有縮細或消失的反應;治療反應持續時間中位數近10個月,而無惡化持續時間中位數也接近7個月。 此外,即使患者曾經服用多於一款第一、二代ALK抑制劑,其客觀反應率也達致約40%,治療反應持續時間中位數及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分別為5.6個月和5.5個月。

 副作用方面,第三代ALK抑制劑較常引起血脂水平上升、水腫以及周邊神經病變。幸而這些副作用大多屬輕度至中度,並且可以透過調整劑量或使用其他藥物予以紓緩。在臨床試驗中,因副作用而需要停藥的患者比例不高,當中僅約3% 患者需要永久停藥。

及早發現抗藥性  把握轉藥時機

說回陳婆婆的個案,她最初對第一代ALK 抑制劑反應理想,喘咳和肺積水等症狀消失,惟在約15個月後出現抗藥性,遂改用第二代ALK抑制劑,再次成功控制病情達8個月,其後因抗藥性再次出現而轉服第三代ALK抑制劑,至今約4個月,身體狀況與生活質素俱佳。值得注意的是,陳婆婆兩度出現抗藥性之時並無任何症狀,僅因發現癌指數上升而進行影像掃描,及時發現正在使用的藥物失效,這實有賴治療期間的緊密監測,在腫瘤明顯惡化和出現症狀之前及早發現抗藥性,才能把握時機轉用更有效的藥物控制病情,讓治療事半功倍。

 

潘智文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分享文章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google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rint
Share on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也許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