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ALK標靶藥腦部滲透能力強 控制腦轉移效果顯著

肺癌的治療在過去廿年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昔日,晚期肺癌治療選擇有限,患者只能接受化療或紓緩治療,惟成效強差人意。自從醫學界發現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肺腺癌與「驅動基因突變」有關,晚期肺癌的治療便由「一概而論」變成「出奇制勝」。「出奇制勝」一詞出自《孫子兵法》,意思是運用「奇兵」瞄準敵人的弱點來攻擊,從而控制大局獲得勝利。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少康稱:「我們手上的『奇兵』正是針對不同類型基因突變的標靶藥,其控制病情的成效遠勝傳統化療,副作用也相對輕,不但改寫了肺癌的醫治方針,更改變了醫學界對肺癌的研究方向。」

ALK肺癌專襲年輕非吸煙者

「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是肺腺癌中第二常見的驅動基因突變,約佔所有肺腺癌病例的5%。ALK由日本科學家於2007年發現的融合基因,由兩個染色體意外錯位而產生新的蛋白,驅使細胞異常地複製和增生,因而形成癌症,其特別之處是患者多為年輕的非吸煙者。陳醫生感慨地說:「ALK陽性型肺癌的發病年齡中位數介乎四十至五十歲,臨床上甚至見過不少更年輕的患者。他們大多上有高堂,下有妻兒,正在為事業打拼,在人生的黃金歲月患上肺癌,對他們而言的確是沉重打擊。」

ALK標靶藥的發展

幸而,針對ALK的標靶藥物在過去十年推陳出新,療效相當理想,患者的存活期也較其他類型的基因突變肺癌患者為長。「ALK是第二個有針對性標靶藥可用的基因突變,而ALK標靶藥已由第一代發展至第三代,是目前ALK陽性型肺癌的主要治療方案。」陳醫生表示,第一代ALK標靶藥成效明顯優於傳統化療,惟藥物滲透腦部的功能較為遜色,不少患者往往在用藥一段時候後出現腦轉移,第二代ALK標靶藥因此應運而生,為對第一代標靶藥出現抗藥性的患者帶來額外的治療選擇。「第二代ALK標靶藥與第一代最大的分別是有較強的『入腦』功能,能更有效地控制腦轉移症狀。」

新的基因突變來避過藥物的攻擊。「第二代ALK標靶藥最常見的抗藥機制為G1202R基因突變,第三代ALK標靶藥能有效針對G1202R基因突變,解決了第二代的抗藥性困局 。」

一代ALK標靶藥的患者在服用第三代ALK標靶藥後,癌細胞有縮小或消失的反應,患者的無惡化存活期可達10個月。「10個月只是研究數據,臨床上的常見情況往往超過10個月。對於第二、三線治療來說,這是相當不錯的數字。同時由於第三代ALK標靶藥的腦部滲透功能更佳,故能有效控制已經轉移至腦部的腫瘤,研究發現顱內反應率可高達七成。」陳醫生提醒,儘管ALK標靶藥成效理想,但每一代的藥物各有不同的副作用,患者宜坦誠地將自己的需要和期望告訴醫生,以選擇最合適的藥物並最大程度地提升治療效率。

個案分享:兩個截然不同的結局

三十多歲的李先生(化名)在大學任教,與妻子和兩名年幼孩子一家樂也融融。一天,他忽然癲癇發作,輾轉求醫之下證實患上肺癌,並已出現腦轉移和骨轉移,一家頓時陷入黑暗。不幸中之大幸是組織活檢證實是 ALK陽性型肺癌,他隨即聽從醫生吩咐展開治療。他由確診開始服用第二代ALK標靶藥,至今已經兩年半,肺部及轉移至腦部的腫瘤已經消失,也沒有出現副作用。李先生目前病情穩定,如常生活及工作。昔日,在未有標靶藥物之前,晚期肺癌患者活上兩年半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如今,只要找到相關的驅動基因突變,對症下藥,晚期肺癌患者在保持生活質素的情況下帶病延年已不再是天方夜譚。

同是三十多歲的IT專才黃先生(化名),同樣患上ALK陽性型肺癌,並已出現腦轉移。因為經濟考慮,他選擇先用化療,如果效果不理想才轉用標靶藥;同時他因擔心副作用影響工作而拒絕接受腦部放射治療。一如預期,化療未能成功控制病情,這時候,黃先生希望轉用標靶藥,惟未來得及開始用藥,黃先生已經因為轉移至腦部的腫瘤惡化而入院。入院時,黃先生因為腦水腫而感到劇烈頭痛,更教人傷感的是當晚黃先生便因為腦部腫瘤出血而與世長辭。黃先生的例子教陳醫生特別深刻和惋惜。「肺癌患者一旦出現腦轉移或肝轉移,壽命一般會較短,尤以腦轉移為甚,因為腦部受到影響,變數會較多。就黃先生的情況屬於非常戲劇性,因為腦部腫瘤出血的比例並不多,約為3%至5%,但致命率極高。」癌細胞並非省油的燈,及早開始使用最合適和最有效的藥物將它控制住,不讓它恣意肆虐,十分重要。

 

陳少康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分享文章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google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rint
Share on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也許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