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活動
腸癌檢測, 預防及治療 專題健康講座
開始日期: 2016-04-28
結束日期: 2016-04-28
地點: 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廳

 由癌症資訊網、香港綜合腫瘤中心、羅氏大藥廠有限公司及香港醫護聯盟合辦,在2016428日晚上舉行的「腸癌檢測、預防及治療」專題健康講座,邀得外科專科潘冬松醫生及臨床腫瘤科專科謝耀昌醫生講解治療大腸癌的最新趨勢,並就衞生署推出的「大腸癌篩先導計劃」提醒公眾應注意的事項。 

2013年統計數字顯示,大腸癌的發病率高踞本港十大癌症之首[i]。早期大腸癌大多缺乏明顯症狀,謝醫生表示大部分個案在確診時病情已屆第三或第四期,能夠完全根治的機會相對較低。因此,早期診斷十分重要。 

最近,衛生署推出「大腸癌篩先導計劃」[ii],由20169月開始,為期三年,資助6170歲的香港居民接受「大便隱血測試」,如檢查結果屬陽性,將進一步資助他們接受大腸鏡檢查。外科專科醫生潘冬松指出,「大腸癌篩查」是為沒有症狀的市民進行檢測,從而找出沒有明顯症狀但實際上患病的人,目的是在未出現任何症狀前及早確診,使患者得以盡早接受治療,增加根治的機會及減低醫療成本。 

潘醫生指出由於大腸瘜肉及癌腫或會有出血的情況,因此可透過「大便隱血測試」發現患上腸癌的可能性,只需取少量大便樣本置於測試盒的試紙上,醫生便可判斷大便中是否存在隱血。當然,倘患者憑肉眼已能察覺自己有便血的情況,則無需再進行「大便隱血測試」。潘醫生強調,「大便隱血測試」並非絕對準確的診斷工具,並且只適合沒有症狀的市民;倘已出現症狀,例如大便習慣的改變、便血或大便中有黏液、腹部不適等等,便應盡快求醫,由醫生判斷是否應該作一步的檢查,例如「大腸鏡檢查」。

潘醫生表示除「大便隱血測試」外,篩查方法還包括「乙狀結腸檢查」和「大腸鏡檢查」。「乙狀結腸檢查」是以一條附有攝錄鏡頭、長約60厘米的儀器從肛門放入大腸內,檢查大腸壁,惟檢查範圍只覆蓋結腸的下半部分。「大腸鏡檢查」則是以全長1.6米的大腸內視鏡檢查整條大腸,醫生可於檢查期間發現及切除瘜肉,以及抽取組織樣本作進一步化驗。「大腸鏡檢查」是最全面和最準確的大腸癌診斷工具,惟用作全民篩查的可行性受到限制,原因是成本高、費用高,沒有症狀的市民亦未必普遍接受進行一項入侵性的檢查。 

總括而言,相對「大腸鏡檢查」,「大便隱血測試」是成本最低、最方便、最容易被接受的非入侵性篩查工具,對於沒有症狀的市民來說,這項檢查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然而,潘醫生提醒,「大便隱血測試」並不能代替「大腸鏡檢查」,以「大便隱血測試」來診斷腸癌亦非100%準確。篩查雖有助及早發現大腸癌,卻不是預防大腸癌的方法。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 (CDC) 建議50[iii]75[iv]人士應每年接受一次「大便隱血測試」,每五年[v]接受一次「乙狀結腸鏡檢查」;而高風險人士乃指近親(父母及兄弟姊妹)曾患大腸癌,其患上大腸癌的機會亦較高;

潘醫生表示大腸癌的症狀,視乎腫瘤生長的位置會有所不同。倘我們簡單地將大腸劃分為兩部分:右邊是比較接近小腸的一段大腸(包括升結腸及橫結腸),而左邊則是比較接近肛門的一段大腸(包括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右邊的大腸比較寬闊,腫瘤有很大的生長空間,通常腫瘤長大至一定程度,患者才會出現大便習慣的改變。如果生長在此處的腫瘤引起出血量少,患者未必能及時察覺,因為這段腸道距離肛門較遠,隨糞便排出來的血液已被腸道內的細菌處理過,故患者不會見到鮮血。此外,倘腫瘤生長於腸壁,會使病人產生自然反應想將其排出,故經常有想排便的感覺。換句話說,任何大便習慣的改變都是警號,大家應當留神。 

罹患大腸癌的高風險人士包括:(1)近親曾患大腸癌;(2)不良生活習慣,例如吸煙、喝酒、經常進食大量紅肉、醃製及高脂肪食物,少吃含豐富纖維的食物,例如蔬菜和水果;(3)曾經患有大腸瘜肉或癌症;及(4)患有慢性腸炎,例如克隆氏症或潰瘍性腸炎。 

在「大腸鏡檢查」未普及前,「灌腸造影」也是一種常見大腸癌診斷方法。同樣,病人需在檢前飲用瀉藥排清大便。檢時,醫護人員會在患者的肛門放置一條導管,放射科醫生會利用X光透視觀察,將鋇劑和空氣透過導管注入直腸及大腸,使顯影劑黏附於腸壁膜。倘有腫瘤或瘜肉存在,在X光下就會看到不正常的腸壁膜。

潘醫生指出,治療方面,以外科手術切除是根治大腸癌的唯一方法,大腸癌一般在確診時已屆第三或第四期,手術後接受輔助化療可減低復發機會;第四期的大腸癌患者,更需在手術後結合化療和標靶治療以控制病情。根據癌腫的位置和擴散程度,大腸癌可分為四期:癌腫僅局限於大腸壁,屬第一期;倘癌腫擴散至大腸壁外的組織,但未影響淋巴系統或遠端器官,屬第二期;倘癌腫已轉移至近的淋巴結,屬第三期;倘癌腫已轉移至其他遠端器官(例如肝臟),則屬第四期。然而,在外科醫生的角度,在手術前只會關注病情是否第四期,因為無論病情屬第一、第二或第三期,處理方法都相同,就是將腫瘤及鄰近的淋巴結完全切除。倘病情屬第四期,患者或需先接受放射治療和化療以控制病情,才由醫生判斷是否適合接受外科手術。

在確診大腸癌後,醫生會建議患者接受電腦掃描(CT Scan),以確定(1)腫瘤有否侵蝕鄰近的重要器官,例如:膀胱、子宮或十二指腸等等。如有,處理上相對較複雜,手術前需作特別詳細的計劃;及(2)腫瘤有否轉移到其他器官,例如:肝、肺或腹膜。如有,醫生會將之歸類為第四期的大腸癌。除電腦掃描(CT Scan)外,正電子掃描也愈來愈廣泛地應用於大腸癌的診斷。正電子掃描是一種先進的同位素影像科技,只須利用少量的放射性葡萄糖,即可將人體的新陳代謝形像化。由於一般癌細胞的新陳代謝特別活躍,若將放射性葡萄糖注射到患者體,會被癌細胞迅速吸收。放射科醫生會利用專用的掃描器接收正電子訊號,以判斷患者體內是否有癌細胞存在,從而作出準確的診斷。正電子掃描一般會結合電腦掃描同時進行(PET-CT),以方便判斷腫瘤的位置。 

潘醫生稱現時大腸癌的標準外科手術是「腹腔鏡(微創)大腸癌切除手術」,相對傳統的剖腹手術,腹腔鏡手術需時較長,需要的技術也相對複雜。醫生會在患者的腹部開數個小孔,便可將病灶和鄰近的淋巴結切除,其好處是大大減少失血及需要輸血的機會,術後出現併發症及術後死亡的風險也大大降低。而單孔(切口)腹腔鏡手術是腹腔鏡大腸手術的重大突破。整個手術通過一個小切口完成,加快患者術後的恢復,並促成無疤手術的理想,惟此項手術的技術要求非常高 

最後,潘醫生總結以下各要點:(1)「篩查」和「大便隱血測試」之目的是幫助找出沒有症狀的大腸癌患者;(2)如出現大腸癌相關症狀,應盡早求醫,並由醫生判斷應否接受「大腸鏡檢查」;(3)手術治療方面,現時的腹腔鏡大腸手術非常安全可靠;及(4)由於外科手術技術的成熟和進步,直腸癌患者大多可保留肛門,無須永久造口。

臨床腫瘤科謝耀昌醫生指出,大腸癌的治療方法主要視乎病情的分期:

第一期:即腫瘤細小且局限於大腸壁,患者一般只需接受外科手術切除腫瘤,復發機會低;

第二期:腫瘤稍大並開且滲透至大腸壁外的組織,治療方法仍以外科手術為主,並最好接受術後輔助化療,以盡量減低復發機會;

第三期:腫瘤已轉移至淋巴結,患者一般在外科手術後需接受輔助化療,以盡量減低復發機會;

第四期:腫瘤已出現遠端轉移(例如:肺、肝、骨、腎上腺及腦),手術並不是第一線治療。一般會進行系統性治療以控制全身症狀,例如化療及標靶治療,並按需要輔以放射治療,紓緩局部症狀。

謝醫生指出放射治療乃利用高能量射線集中破壞癌細胞,同時盡可能減低對正常細胞的損害。放射治療用於手術前可縮小腫瘤;用於手術後可清除殘餘的癌細胞。常見副作用包括噁心、腹瀉、疲倦、皮膚敏感和抵抗力下降等。而化療是利用抗癌藥物殺死癌細胞,用於手術前可縮小腫瘤;用於手術後可清除殘餘的癌細胞,並治療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的癌細胞。化療分為靜脈注射及口服兩種,常見副作用包括抵抗力下降、疲倦、噁心、腹瀉、口腔疼痛、脫髮和手腳紅腫等。

過往,晚期大腸癌的治療欠個人化,單一治療方案忽略患者年紀及身體機能。謝醫生表示,2012年國際大型腫瘤科會議「歐洲腫瘤內科大會」(ESMO) 發表,根據患者臨床表徵、腫瘤情況及健康狀況,把晩期大腸癌患者分為四個組別,以制定一線治療方案:

0組:指病人身體狀況整體良好,腫瘤只擴散至肝臟或肺部的單一器官,而且適合手術切除。治療以切除所有腫瘤達到根治為目標。患者可直接接受手術,並輔以術後輔助化療。

1組:指病人身體狀況整體良好,腫瘤只擴散至肝臟或肺部單一器官,但外科技術上不適合手術切除。治療仍以根治為目標。患者需先行化療及/或標靶治療,將腫瘤縮小,然後才以外科手術切除。

2組:指腫瘤已廣泛擴散至多個器官,而擴散的腫瘤數目多及體積大,以至無論使用任何方法都難以根治;同時患者較年輕及身體狀況良好。治療目標為紓緩症狀、減輕病情及延長存活期。治療方法為化療及標靶治療。

3組:指腫瘤已大幅擴散,無法根治,而且患者的年紀較大及身體狀況較差,無法承受化療和標靶治療的副作用。治療目標為控制腫瘤不再擴大,並保持患者的生活質素。治療方面,倘患者並無明顯症狀,一般採用較溫和的治療方案;倘患者受症狀困擾,則會按情況採用標靶藥物或放射治療等局部性治療作紓緩用途。

謝醫生表示,以往,擴散性的大腸癌,倘患者並無接受任何治療,其存活期中位數約為四至六個月;倘單純以化療藥物治療,存活期中位數約為1.5年;倘結合化療及標靶藥物治療,存活期中位數則上升至2.5年;倘大腸癌出現單一器官(例如肝或肺),先以化療結合標靶藥物縮小腫瘤後,再以外科手術切除,存活期中位數可達四至五年。

謝醫生指出,十年前的癌症治療與今天確實不可同日而語,單是標靶藥物的出現,使癌症患者的存活率大大提高;就算不能根治,患者仍有較長的生存期。由於標靶藥物可針對癌細胞的基因特質施用,副作用大大減輕,亦造就了個人化的治療時代。現時,最常用的標靶藥物為「西妥昔單抗」與「貝伐侏單抗」,倘結合化療藥物使用,患者的存活期將進一步提高至大約三年。

謝醫生,對於無法以外科手術切除的擴散性的大腸癌,倘以標靶藥物結合兩種化療藥物,三分一患者的肝轉移變得可以手術切除;倘以標靶藥物結合三種化療藥物,58%患者的肝轉移變得可以手術切除,63%患者的生存率超過兩年。

謝醫生表示,令人鼓舞的是,即使患者一旦對「西妥昔單抗」與「貝伐侏單抗」出現抗藥性,現時已有第三線、第四線及第五線的標靶藥物可採用。謝醫生鼓勵患者勿輕言放棄,因為不斷有藥物推陳出新,治療仍是有希望的。

(M2016-07-004)

 



[i]     Hong Kong Cancer Registry 2013,

     Available at: http://www3.ha.org.hk/cancereg/Summary%20of%20CanStat%202013.pdf (page 2)

[iii]   Americ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vailable at: http://www.cdc.gov/cancer/colorectal/basic_info/screening/guidelines.htm

[iv]   Americ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vailable at: http://www.cdc.gov/cancer/colorectal/basic_info/screening/guidelines.htm

[v]    Americ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vailable at: http://www.cdc.gov/cancer/colorectal/basic_info/screening/guidelines.htm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