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區
傳媒專區 > 新聞稿 > 養和率先採用數碼滴液 PCR 化驗技術 精準追蹤血癌患者殘存的微量癌細胞 監測治療效用及復發徵兆

養和率先採用數碼滴液 PCR 化驗技術 精準追蹤血癌患者殘存的微量癌細胞 監測治療效用及復發徵兆

10-10-2022

(2022 年 10 月 6 日-香港)血癌乃香港十大致命癌症之一,每年有數以千計新確診者,其中包括「急性及慢性白血病」(acute and chronic leukaemia)、「淋巴癌」(lymphoma)及「骨髓癌」(myeloma)。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惡化得最快的一類,癌細胞可在數周甚至數日內迅速增長並惡化,而病人在五年內存活率平均僅三成。現今醫學科技發達,血癌患者可透過基因測試,精準診斷及分析基因突變的類別,從而釐定最佳的治療方法。

病人在接受化療或標靶治療後,仍須密切追縱變異基因的變化,定期檢測體內是否仍殘留微量的癌細胞。準確偵測微量癌細胞水平是指導血癌治療的國際新標準,有助監測化療或標靶藥的效用或及早偵測復發徵兆,並判斷是否需採取進一步的治療方案,例如:骨髓移植。養和醫療集團(養和)在香港率先採用最細密的病理化驗技術──數碼滴液聚合酶鏈式反應測試 (數碼滴液 PCR – 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是本港首間以此技術監測白血病患者病情變化的私家醫院。

數碼滴液 PCR 技術的靈敏度及解析度較傳統 PCR 檢測方法高 100 倍,讓醫生可更細緻地掌握殘存的微量癌細胞(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MRD)的數據,以確認病人已完全康復,還是癌細胞有機會再活躍而致癌症復發。目前,養和已採用此技術為 118 名出現基因突變的白血病患者監測其病情變化,追蹤他們的微量癌細胞水平及基因變異情況,當中 113 名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人,三名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及淋巴瘤病人各一名。

養和醫院臨牀病理科及分子病理科主任、血液學專科醫生馬紹鈞醫生表示:「偵測殘存的微量癌細胞(MRD)一般採用細胞分析,即流式細胞測試;或分子學分析,包括:新一代基因排序系統(NGS) 、定量 PCR (RQ-PCR),及數碼滴液 PCR (ddPCR)。而數碼滴液 PCR 技術在靈敏度、解析度及準確度方面均達到非常高的水平,於治療期間及治療後作針對性追蹤和監測突變基因微量分子的數目。而尤其是病人致癌的突變基因屬罕見類別,一般既定的細胞或分子分析未必能有效追蹤這些突變基因的變化,數碼滴液 PCR 測試便更有重要價值。」

養和醫院臨牀病理科及分子病理科主任、血液學專科醫生馬紹鈞醫生表示,採用數碼滴液 PCR 技術為病人進行測試時,養和並非採用現成的測試劑液,而是會因應患者體內變異基 因的種類,度身設計檢測試劑,為患者製訂個人化治療,以準確追蹤及鎖定其罕見突變基 因。
養和醫院臨牀病理科及分子病理科主任、血液學專科醫生馬紹鈞醫生表示,採用數碼滴液 PCR 技術為病人進行測試時,養和並非採用現成的測試劑液,而是會因應患者體內變異基 因的種類,度身設計檢測試劑,為患者製訂個人化治療,以準確追蹤及鎖定其罕見突變基因。

馬醫生指出:「採用數碼滴液 PCR 技術為病人進行測試時,我們並非採用現成的測試劑液,而是因應患者體內變異基因的種類,度身設計檢測試劑,為患者製訂個人化治療,以準確追蹤及鎖定其罕見突變基因。要度身訂製適用於個別患者的測試,是很講求病理專家的技術。養和過去四年透過為 118 名病人進行臨床檢測,不斷鑽研數碼滴液 PCR 技術。總結 118 名病人檢測的資料,我們可偵測到 79 種基因變異,當中有八成半是基因突變(包括 67 種變異基因),而餘下 15%涉及 12 種融合基因。」

以下為其中三宗個案,顯示數碼滴液 PCR 如何精確監察病人預後狀況,以深度了解病人的疾病得到緩解,抑或需要及時調整治療策略。

個案一為 58 歲女性,患有 NPM1+ FLT3-ITD+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染色體正常。接受化療後完全緩解。因為她的 NPM1 基因突變不是常見類型,養和為她度身訂造 ddPCR 測試用作MRD 監察,結果發現病人可達至 MRD 陰性,及維持一年多,她的預後是比較樂觀。

個案二為 53 歲男性,患有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攜帶有費城染色體及 BCR::ABL1 融合基因,惟其 BCR 斷點罕見,未能以常規定量 PCR 來量度 MRD。養和為他度身訂造 ddPCR 測試用作MRD 監察。結果發現病人在用第一代 CML 標靶藥反應未如理想,並且在用藥 12 個月時融合基因拷貝比先前升了五倍,及同時發現對第一代 CML 標靶藥產生抗藥性。醫生為病人轉了第二代 CML 標靶藥,服後反應良好,在用藥第六個月時已達至深度緩解。

個案三為 58 歲男性,患有 NPM1+ FLT3-ITD+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染色體正常,NPM1 基因突變是常見 type A 類型。接受化療後完全緩解,並且進行了半相合骨髓移植。可惜移植後一年用 ddPCR 偵測到 MRD 陽性,並在 MRD 結果指導下進行了一系列治療,更曾一度達至MRD 陰性。可惜最後 MRD 還是節節攀升,及後血癌全面復發。

養和醫院綜合腫瘤科中心主任、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梁憲孫醫生預期,數碼滴液 PCR 檢測將得到廣泛應用,讓醫生可充分掌握病人微量癌細胞的水平,進行化療及標靶治 療時,數碼滴液 PCR 的檢測報告在治療劑量和用藥方面給予重要指導作用。
養和醫院綜合腫瘤科中心主任、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梁憲孫醫生預期,數碼滴液 PCR 檢測將得到廣泛應用,讓醫生可充分掌握病人微量癌細胞的水平,進行化療及標靶治療時,數碼滴液 PCR 的檢測報告在治療劑量和用藥方面給予重要指導作用。

養和醫院綜合腫瘤科中心主任、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梁憲孫醫生指出:「腫瘤細胞生命力非常頑強,會設法躲避藥物的追殺,一旦人體免疫系統稍有鬆懈,這些壞細胞便伺機透過進化及迅速複製,捲土重來。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屬高復發率的癌症,在患者首次確診的五年內,極大機會出現復發;由於部分病人出現罕見的基因變異或融合基因,大大增加治療複雜性。因此,在病人接受治療,癌病得以緩解後,我們仍要繼續留意病人體內殘留的白血病細胞水平。精準檢測微量癌細胞水平,有助我們『追捕』漏網之魚,盡快干預癌細胞的增長。數碼滴液 PCR 能為我們提供精細的量化數據,讓醫生深度了解病人病情是否達至完全緩解,有助準確預後,預警復發,及判斷是否需進行骨髓移植。」

梁醫生補充說:「新冠疫情持續,對白血病患者的治療計劃,尤其是骨髓移植,亦會增加不確定因素,例如:白血病患者因染疫或骨髓捐贈者不幸染疫,均會影響進行骨髓移植的時機。疫情亦會影響從外地輸入骨髓或幹細胞的進度,有機會令病人骨髓移植的手術延遲。」他預期數碼滴液 PCR 檢測將得到廣泛應用,讓醫生可充分掌握病人微量癌細胞的水平,進行化療及標靶治療時,數碼滴液 PCR 的檢測報告在治療劑量和用藥方面給予重要指導作用。至於在骨髓移植方面,他指出數碼滴液 PCR 的分析亦有助衡量移植的風險及時機,如果能將微量癌細胞降至較理想的水平才進行移植手術,便可大大減低移植後的復發風險。

過去幾年養和在數碼滴液 PCR 技術累積了不少經驗,為白血病治療提供高度精確的科學化數據,在療程中及癒後的病情監察均提供指導作用。未來,養和將研究採用數碼滴液 PCR 於血液科腫瘤 (淋巴癌),及其他固體癌症偵測,如肝癌、乳癌及前列腺癌,並用於液態活檢(liquid biopsy)方面。

關於養和醫療集團
養和醫療集團於 2017 年 9 月 28 日正式啟動,旗下成員分別有養和醫院、養和醫健、養和東區醫療中心及各關聯成員。養和醫療集團以全方位策略,透過優質臨床醫療服務、醫學教育和科研,以及公眾健康教育,推動公共衞生及醫學發展,致力為病人提供全人關顧的優質醫療及護理服務。
關於養和醫院
養和醫院成立於 1922 年,是香港主要私營醫院之一,以「優質服務‧卓越護理」為宗旨,致力服務大眾,並積極推動醫學教育和研究。
如有查詢,請聯絡養和醫療集團企業傳訊部﹕
鄭靄玲 電話:3156 8088
電郵﹕ [email protected]

梁憲孫醫生(左) 及馬紹鈞醫生合作無間,透過數碼滴液 PCR 技術為病人制定最合適的治 療方案。

梁憲孫醫生(左) 及馬紹鈞醫生合作無間,透過數碼滴液 PCR 技術為病人制定最合適的治 療方案。
梁憲孫醫生(左) 及馬紹鈞醫生合作無間,透過數碼滴液 PCR 技術為病人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養和率先採用最細密的病理化驗技術數碼滴液 PCR,用於檢測微量癌細胞水平,此技術靈 敏度及解析度較傳統 PCR 檢測方法高 100 倍,讓醫生可更細緻地掌握殘存的微量癌細胞 的數據,以確認病人已完全康復,還是癌細胞有機會再活躍而致癌症復發。
養和率先採用最細密的病理化驗技術數碼滴液 PCR,用於檢測微量癌細胞水平,此技術靈 敏度及解析度較傳統 PCR 檢測方法高 100 倍,讓醫生可更細緻地掌握殘存的微量癌細胞 的數據,以確認病人已完全康復,還是癌細胞有機會再活躍而致癌症復發。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Registration |Lung Cancer Screening and Early Diagnosis
相關文章: 港大醫學院研發全球首創嶄新中期肝癌「先縮後除」 三部曲綜合治療方案新聞發布會 充足抗體水平 助你疫 […]
【癌症殺手】胰臟癌難發現 體重減輕上腹疼痛應留意
過往提到「癌中之王」,胰臟癌及膽管癌定必位列榜首。除了因為它們難以早期被察覺外,其病情又快速惡化或擴散,往往發 […]
《甲狀腺有癌指數嗎?》
如何測出甲狀腺癌 時常有病人問我:有沒有癌指數可以測出甲狀腺癌? 我的回答是: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 先說簡 […]
【活動花絮】Brit Pop On The Rock:A Charity Music Session
We are happy to be the beneficiary of the charity music […]
無用|黃曉恩醫生
向患上癌症的病友和家人解釋過治療方案後,很多都會問道:「醫生,這個治療會不會『無用』呢?」將心比己,這實在是一 […]
當下的妙|黃曉恩醫生
有說:「當對音樂的熱愛到達一個程度,就不會甘於只做聽眾,卻渴望上台演出。」這實在是作為業餘音樂愛好者如我的寫照 […]
蝴蝶|黃曉恩醫生
我是腫瘤科醫生,她是乳癌病人。我卻不是她的醫生:我們兩年前在「恩典同行小組」──瑪麗醫院癌症病友關懷小組裡遇上 […]
港九新界一日遊|黃曉恩醫生
在公營醫療系統工作的臨床醫生大多都是駐診於一間醫院:主要的工作都在這裡進行,只是間中需要到其他醫院看診或開會。 […]
輕輕的她走了|黃曉恩醫生
「唉!我快要死了!」她嬌嗔道。 四十出頭的她是我的新病人。一年多前她確診第四期乳癌,轉移到肝臟和骨骼,在公立醫 […]
腦中的練習|黃曉恩醫生
小時候,敬愛的鋼琴老師大概不忍我因為資質平庸而灰心,對我不厭其煩地循循善誘:令鋼琴技術進步的不二法門就是不斷練 […]
醫生掉眼淚|黃曉恩醫生
你別管我骨子裡是樂觀還是悲觀(或許我自己都說不清),反正我喜歡逗人樂,面對我的腫瘤科病人亦然。我明白罹癌絕對不 […]
這麼近,那麼遠|黃曉恩醫生
她都累得不想動了。 她是遺傳基因BRCA1的攜帶者:這基因在她家族裏一代一代流傳下去,帶有的女仕一生中達八成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