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治療屢見突破 免疫聯合療法

得悉患上肺癌,不少人都會感到晴天霹靂;若得知病情已屆晚期,對患者而言更是雙重打擊,彷彿天快要塌下來。的確,肺癌的死亡率多年來一直高企,教人聞風喪膽。然而,近年晚期肺癌的治療正悄悄地起革命,由「獨沽一味」的化療,發展至具針對性的標靶藥物,以至突破傳統抗癌機制的免疫療法,讓患者在保持生活質素的情況下延長存活期,再也不是遙不可及的夢。現年四十歲的陳先生(化名)正是活生生的例子。

陳先生不煙不酒,正值壯年,惟確診非小細胞肺癌之時,癌細胞已轉移至骨骼、肝臟和腦部。臨床腫瘤科專科關永康醫生指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如腫瘤具有特定基因變異,標靶藥物乃第一線治療;反之,可考慮化療或免疫療法。「最初,醫生會建議對腫瘤樣本進行PD-L1生物標記檢測,篩選那些預期反應較佳的患者進行免疫療法。一般臨床上而言,腫瘤的PD-L1蛋白表達水平愈高,對免疫療法的反應愈理想。」

免疫聯合療法為突破中的突破
陳先生的腫瘤經檢測後證實並無特定基因變異,故標靶藥幫不上忙;而腫瘤的PD-L1蛋白表達屬低水平,只有10%,那麼該用化療還是免疫療法呢?原來,最近有大型第三期的臨床研究發現,對於腫瘤沒有特定基因變異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使用結合免疫療法、化療藥物「卡鉑」及其他藥物(下稱「聯合療法」)作為第一線治療,治療反應率比化療的兩成多有明顯的改善。而這項研究的突破之處,是不論腫瘤的PD-L1蛋白表達水平高低或未知均可從聯合療法中獲益。「免疫療法是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在治療上的一項突破,而聯合療法則可謂突破中的突破,因其在整體反應率、整體存活期和無惡化存活期幾方面都顯示出顯著的臨床效益,且毋須篩選,適用對象更廣,故目前已成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NCCN國際治療新標準。」

聯合療法應及早使用
陳先生聽從醫生的建議,一開始便採用聯合療法,並以放射治療處理轉移至腦部的腫瘤。在六次聯合療法的療程後,掃描顯示他體內的腫瘤幾近完全消失。陳先生持續接受聯合療法至第九個月,成效相當理想,其後已毋須使用化療,僅以免疫療法作維持治療,至今已超過一年半,期間生活如常,並無任何副作用。更教人鼓舞的是,從最新的掃描影像中已看不見腫瘤的蹤影。「雖然免疫療法和化療各自有其副作用,但結合臨床研究和經驗,兩者聯合使用並不會顯著增加副作用。因此,個人認為對於腫瘤沒有特定基因變異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個案,現時的趨勢是以聯合療法作為第一線治療,在患者體能狀態理想之時及早用藥,以達到較佳治療效果。」

 

關醫生的話

「從陳先生的例子可見,晚期肺癌並非山窮水盡的末路。只要聽從醫生的建議,把握時機使用最有效的藥物,永懷希望,說不定柳暗花明的康莊大道就在不遠處。」

 

以上資訊由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關永康醫生提供

分享文章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google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rint
Share on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