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緊黃金治療時間

突破性標靶藥治療延乳癌患者存活期

本港乳癌個案上升並趨年輕化 

根據衛生署數據顯示,乳癌乃本港女性的「頭號癌症」,每年的確診個案由 1993年的 1152宗上升至2016年的4108宗。乳癌的發病數字穩步上揚,且有年輕化趨勢。本港乳癌患者確診的年齡中位數為51.3歲,比美國 61歲和澳洲62歲的患者年輕10歲,而57%乳癌個案發生在40至59歲的女性身上,年紀愈大,風險愈高。

臨床腫瘤科專科蔡浩強醫生(下稱「蔡醫生」)相信本港乳癌個案年輕化,與飲食習慣趨向西化、工作忙碌、壓力大及缺少運動有關。因此,他建議女性應 從改善飲食和生活習慣開始做起。「多菜少肉,避免進食高脂肪食物和飲酒,保持恆常的運動等均有助改善患癌風險。」

 

認識乳癌生物特性

一般人認為乳癌是治療成效較好的癌症;然而,這僅限於早期乳癌。早期乳癌的五年存活率高達99%,惟若病情發展至第四期,五年存活率則大幅跌至15%。約 30%確診的早期乳癌患者,最終會惡化成擴散性乳癌。一旦乳癌擴散,治療難度隨即大增。而以本港確診時已屆第三期或第四期的患者為例,存活時間甚至短至0.8年。

乳癌按其生物特性分為三類:荷爾蒙受體陽性(ER+)患者最多,佔近7成;其餘屬第二型人類上皮因子受體陽性(HER 2 + )和三陰性(Triple Negative)。 當中以ER+的康復者,特別需要注意復發的風險及時間。

蔡醫生解釋,ER+ 乳癌患者癒後 5至25年的復發機會較ER-患者為高。「曾有ER+ 患者在癒後22年復發,所以ER+ 患者絕對不可掉以輕心。」

 

突破性標靶藥延患者存活期

昔日,ER+ 擴散性乳癌的一線治療僅有已沿用逾25年的傳統荷爾蒙藥物。去年, 本港引入首種針對ER+/HER2-的一線標靶藥CDK4/6抑制劑帕博西尼,它的作用機理有如煞車系統般將癌細胞的生命週期煞停,從而抑制其生長。臨床研究證實,ER+/HER2-患者使用帕博西尼結合傳統荷爾蒙藥物,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長達27.6個月,較單獨服用傳統荷爾蒙藥物組別延長達一年。由於其獨特的藥物機理和療效顯著,帕博西尼已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以「突破性治療」(breakthrough therapy)批核。

 

與癌競賽 分秒必爭 

擴散性乳癌極難治療,然而不少患者輕視治療的難度,確診後未必會考慮療效最好但需自費的標靶藥物,或待至「最後一擊」(即其他治療無效)延續生命時才使用。蔡醫生提醒,確診後是擴散性乳癌患者的治療黃金期,故應把握時間,及早選用最適切的治療。「確診後(即第一線)應慎重選擇最適切的治療。倘病情惡化,患者的身體狀況轉差,對治療的耐受程度也會較低,屆時就算再用療效較佳的藥物,成效也不及治療黃金期時理想。」

 

ER+易對傳統荷爾蒙藥物現抗藥性

蔡醫生指出,大部分ER+擴散性乳癌患者,容易對傳統荷爾蒙藥出現抗藥性。當患者身體狀況轉差,即使再用其他療效較好的藥物,如標靶藥,也不一定能發揮最佳效用。「患者應及早把握治療黃金期,在第一線療程便開始使用最合適的藥物,使癌細胞受控的時間更長,副作用相對較少,患者的生活質素也更理想。」 

 

個案分享

蔡醫生引述一名早期ER+乳癌患者在接受手術後,沒有遵醫囑採用荷爾蒙藥物作持續治療以減低復發機會,反而轉用中藥,結果不幸於術後兩年復發,癌細胞更擴散至整個右前胸,病情嚴重至肉眼也清楚看到胸前明顯凸出的腫瘤。患者隨即以標靶藥帕博西尼作一線治療。兩個月後,胸前的腫瘤已明顯消退,六個月後癌細胞已消失九成。

分享文章